07/10/2020Text: Helena HauPhoto: 飄雅活藝 / SOIL / Contemporary Crafts Centre
Art Staycation:游走於傳統與當代之間,從竹、漆、瓷一探工藝可能性
香港有不少畫廊,但關於傳統手工藝的藝術空間就不算多。說起手工藝,或許免不了一種老舊、傳統的印象;話雖如此,傳統手工藝總帶著溫度與人情味。在傳統工藝愈來愈少之際,若為它添上當代元素,它能否以新面貌延續下去?今次,想和大家分享兩個關於手工藝的展覽,當中包括竹藝、漆藝、陶藝及金工等工藝,看看這些工藝品在當下的語境中,所呈現的可能性。
#1
尋竹探藝
飄雅活藝 Creafts On Peel | Now – 31 Dec 2020
「飄雅活藝」(Crafts on Peel)是香港一個非牟利創意空間,位於中環鬧市,卑利街的一座舊式唐樓中。這座唐樓是香港的戰後建築,為第四代,亦是香港最後一代的唐樓,至今差不多有70餘年歷史;經過翻新後,成為現時的創意空間,集展覽、工作室、藝術家駐留計畫和零售等用途,以傳統工藝為本,融入當代創意,重新詮釋傳統和手工藝的溫度和可能性。
唐樓看似改頭換面,但走進建築內部,才發現保留了不少原有的建築特色,如二樓的閣樓、紅磚牆、樓梯、窗框等,留下不少歷史痕迹。作為藝術空間的第一個展覽,「飄雅活藝」以竹藝拉開序幕,透過10位來自日本、台灣及香港的竹藝師,將這門傳統工藝放在當下演繹,又會擦出甚麼火花?
竹,源於自然;舊時,更是每家每戶都可見到的日常品,但現時卻較少見。展覽涵蓋歷史、手工藝與創意等元素,分為「因環境而生」、「文人雅興」以及「日用之美」三個部分,重新演繹竹藝於當下的角色;看著年輕創作人跟著老師傅逐步逐步學習手藝,繼而由兩代工藝師合作而成的作品,確有驚喜。
1. 再世盧亭
走進門口,可見到一個獅頭魚身的裝置,那是傳統工藝師張歡與當代工藝師神野猫的作品。盧亭是香港獨有的神話人物,相傳有著魚頭人身的外形。作品的獅頭由張歡師傅打造,是佛山南獅,象徵著智慧、力量與吉祥。製作一個獅頭,要將竹、砂紙、漿糊、鐵絲,以傳統手藝「紮、撲、寫、裝」四個步驟,製作成型後,再繪以圖案、裝飾等步驟,需時約13至15個工作天。順著獅頭方向,是一身魚尾;除了傳統的「紮、撲、寫、裝」手藝,神野猫以流墨的方式將紙染為黑白,流動的墨結合流線形的魚尾,富有動感;卸下魚尾後,更是一件充滿實驗性的時裝。
2. 小滿毛月
在「再世盧亭」旁的是一個互動裝置,一片片竹片待風輕輕拂過時,會自動旋轉,竹片的彩色在旋轉中呈現拂曉到月下的天色;這個互動裝置除了由風驅動外,也可以用人手轉動,一節節轉動的竹片就像竹蜻蜓般向上盤旋,靜靜地看著竹片轉動,仿如時間也放慢了。
3. 燈籠
「小滿毛月」為香港當代工藝師丁科竣的作品,除此之外,他還擅長以竹元素融入家品中,如以宣紙和竹製成的「燈籠」;這個作品靈感源於經典日式燈籠,只是他選擇以更為簡潔步驟與形態示人,再結合中式燈籠的豎骨設計,以減少燈籠左右擺動的幅度,入夜後,打開充滿暖意的燈光,任它透過宣紙透入空間,感覺特別柔和。
除了這些裝置與家品外,同場還有很多不同元素的竹藝品,包括由香港僅有的鳥籠工藝師陳樂財與室內建築師郭達麟用全竹所製作的條案(古老的漢族家具)——「鳥南枝」;在製作過程中,作品並沒有用上任何一根釘,將竹枝以入榫的方法固定成型;另外還有當代工藝師陳永笙的「纏」系列作品、「夕顏」系列的竹編花器和竹編樣式等作品……若有空閒,還有很多關於竹藝的歷史故事值得細細品味。
地址:中環卑利街11號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