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經濟前景未算悲 股樓高追宜量力
港府周四(2日)首次公布GDP預估數據,首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僅0.5%,遠遜市場預期的1.9%,更錄十年最差。拋開高基數效應,數據主要反映貨品出口、私人消費轉弱,不過坊間對此大多未見悲觀,預計香港未有衰退風險。
經濟未算太差,亦可從稅務局公布庫房水侵可見一斑,2018/19財政年度整體稅收增4%至3414億元歷史新高。儘管預期2019/20財政年度將轉跌2%,其中印花稅料續跌5%;但隨著多間大行近期紛紛唱好本港樓市,印花稅收入或不跌反升。
港股及樓市好轉料有助穩定消費者信心,香港經濟前景未算太悲觀。(資料圖片)
財富效應助穩定消費信心
數據顯示,首季GDP各細項按年增長皆較去年第四季放緩,其中,私人消費開支增0.1%(第四季增2.7%),貨品出口跌4.2%(第四季無升跌),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跌7%(第四季跌5.8%),反映內外需均顯疲態。
不過正面消息是,經季節調整後,首季GDP增幅達1.2%,較去年第四季負增長0.5%改善,多間大行對本港經濟前景都未見太悲觀。
恆生銀行(00011)認為,外圍改善、股樓回升、失業率平穩有助帶動消費;加上中美料快達成貿易協議,有利香港出口,相信今明兩季經濟可望回穩。澳新銀行則指,隨著內地經濟數據轉好,第二季GDP料增逾1.5%。美銀美林亦稱,港股及樓市好轉將有助穩定消費者信心,為當前增長減慢帶來緩衝。
港資產配置價值仍受熱捧
自去年第四季中美貿易談判劍拔弩張,到最新據報將於未來兩周達成協議,加上聯儲1月議息明確今年不再加息,香港股樓昇平再現--恆指年初至今累升逾15%,樓價首季亦已反彈5%
於GDP預估數據同日公布的上一財年政府稅收數據亦反映經濟未算太差,除了整體稅收創歷史新高,利得稅更大增20%至1666億元。儘管期內印花稅大跌16%至約800億元,但從4月二手住宅註冊金額錄7年來首次突破400億水平看,本財年的印花稅收入或未必如政府預期般續跌5%。
近期包括瑞銀、匯豐、花旗、摩通、穆迪等紛紛轉軚撐今年樓價回升,儘管瑞銀所言「港樓將維持高位10年」成疑,但有地產公司就透露,一內地投資者最新於南豐旗下日出康城LP6項目搶購了13套單位;若再聯想內地客趁「五一」假期期間,於香港各險企大排長龍繳交新保單保費,都反映香港資產獨特的配置價值。
不過,所謂「晴天補瓦,未雨綢繆」,面對拆借成本及美元匯價節節上升,久攻三萬而不下的恆指尚有多少上升潛力,以及愈來愈脫離市民實際購買力的樓價「虛火」能燒到幾時?入市高追都宜量力而行。
撰文:俞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