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與氣候科創關係 美雙雄奪經濟獎
諾貝爾經濟學獎揭盅,由美國學者諾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及羅默(Paul M. Romer)奪得,他們研究出氣候轉變及科技創新與經濟學的關係,因而獲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讚揚,他們的研究解釋市場經濟如何與自然和知識相互作用,擴闊經濟分析的範圍,雖未帶來結論,但讓大眾進一步接近解答如何實現可持續的全球經濟增長。
諾德豪斯是研究經濟與氣候關係的權威,上世紀90年代便將兩者融合,建構首個顯示氣候變化與經濟代價相互關係的經濟模型。
根據諾德豪斯的理論,解決氣候變化的方法非常簡單,便是建立一套全球認可的碳排放經濟成本標準,於全球實施碳排放稅,以市場經濟的力量對抗氣候變化。
徵稅達一定水平 可控碳排放
其經濟模型顯示,只要相關徵稅須達一定水平,就能有效控制碳排放,解決氣候問題。
另一得獎者羅默則把創新及科技融入經濟學分析,其理論證實,若欠缺足夠監管,研究必會減少,繼而阻礙新技術突破。
故從長遠角度看,補貼研究計劃、保護專利,對經濟發展極為重要,且不能只在個別國家實施,應是全球政策方向。
羅默的研究為內生增長理論(endogenous growth theory)發展奠定基礎,引伸出大量新的政策研究,大大促進新技術發展,有益於社會長遠福祉。
羅默獲獎後表示,只要一心一意去做,人類能取得非凡成就,又認為氣候危機其實不如想像般難搞,只是人們把問題想得太複雜,反不敢直視問題。
兩人將平分900萬瑞典克朗(約785萬港元)的獎金。
摘錄自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