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16/05/2023

從梅窩到中環百年老建築:糅合中西格調的李德記,遊走於過去與現在的設計

 

  「陳丞軒,我要喺中環開鋪喇,你幫我搞搞佢,就咁話啦!」十幾歲就認識的中學老朋友就是如此的不客氣。李德記從梅窩來到中環威靈頓街,還要落户在一幢一級文物古蹟入面,我怎能不支持呢?

 

 

  這位如風的女子Bess Leeder由天上飛,到落地變成造帽師,之後搬入梅窩做島民,繼而和先生Soloman Leeder在島上開Bottle Shop,我見證著這位能量爆燈的朋友如何發光發熱。幾年前就在東涌到梅窩的那程車上,我們一齊想到「李德記」這個名字和Branding。「李德記 Leeder Quay」這個名字,是一場天時地利人和,當刻的快樂我依然記住。

 

  Bess的先生Solomon Leeder是位中英混血兒,因為愛上紅酒,所以考取了專業品酒師的資格。和太太Bess周遊列國Backpack之後,決定搬到梅窩生活,亦開始有開店賣餐酒的念頭。

 

 

  當時仍在造帽的Bess,因為工作要找造帽的材料,遇上在梅窩碼頭旁邊賣沙灘用品和太陽帽的「德記」,後來知道德記老闆想退休,促成Sol和Bess承租舖位,開展兩人的小生意。有了地方和想法,我就被這位老朋友召喚入大嶼山。

 

  第一眼看到「德記」原有的手寫招牌,已經覺得要將它留下,然後當下想:Leeder的中文不就是「李德」嗎?然後Sol說:我爸爸中文名正是「李德」。就是這樣,「李德記」,一個承載著店主靈魂和品牌源始地的名字就誕生了。於是我用毛筆模仿原有的字型和筆觸,寫了一個「李」字,拼到「德記」的前面。

 

  至於英文名,我想到小店就在碼頭美麗的一角,在外國通常叫「Quay」,又和常用的「Kee」同音,亦表達到Sol的中西文化背景,英文名就順理成章叫「Leeder Quay」。

 

  「就咁啦!」得到Bess的招牌口頭禪approve,「李德記 Leeder Quay」就在梅窩這個小島上慢慢成長。

 

  翻查資料,發現上手租客經營 Art Jamming Studio,所以地磚留有顏料的痕跡。我們將原有地磚保留,一方面和李德記的形象合襯,一方面亦是對地方往史的一種紀錄。

 

  經過幾年,Bess 和 Sol 決定在中環威靈頓街開旗艦店,繼續分享好酒,亦有一個大一點的空間做活動。威靈頓街和上環的交界,通常是我揸車停燈位時候的風景。設計之前翻查資料,發現李德記所在的建築,正是先施百貨當時在香港的第一間總店,已經有過百年歷史,並被列入一級文物古蹟。

 

網上圖片 Just Walk Tour

 

  而威靈頓街123號其實是皇后大道中172號的背面。這三層高唐樓保留著原有騎樓建築特色,面向皇后大道中一面有大露台,面向威靈頓街一面的外牆有大窗戶。至於內裝,高樓底的設計,木條橫樑和圓拱形的天花,我們估計是受愛德華時期的設計影響,大約是香港第二代的唐樓。

 

 

  由於是古蹟的關係,我們既不能改變結構,裝修時亦要避免觸及原有的牆身。在保留建築歷史特色的同時,融入李德記親民、中西融匯的形象,將通往美酒的大門打開。有時候,設計不一定等於從零開始,更重要的是一種對空間的判斷,在保留、粉飾和創造之間取平衡。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

Fall in Fall

You May Also Like
#設計 #一級建築 #古蹟 #Design #Art #室內設計 #李德記 #建築設計 #Art & Culture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傾力救市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