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7/2017
群眾是甚麼?
群眾,在許多人的觀念中,是正面的詞語。
毛澤東說:「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中共一貫的說法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香港有些人寫文章或講話,也常說:要相信群眾,因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但我們也看到歷史上或現實社會中,常有群眾聚集起來就會出現破壞社會秩序的情況。有些群眾運動,在歷史上的評價是正面的,比如中國的五四運動、美國的民權運動等;但更多是負面的,比如中國的紅衛兵運動、日本的赤軍等等。即使評價正面的群眾運動,在發生的時候,也會造成對社會秩序的破壞;即使是評價負面的群眾運動,在發生當時也得到不同的民眾或政治人物支持。
群眾是甚麼?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人民,民眾,聚集起來一起活動的時候,會產生怎樣的現象?
1841年出生、1931年去世的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在1895年出版了一本書《The Crowd: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被認為是群體心理學經典名著。這本書在台灣和大陸都分別出了繁體字和簡體字版,而且都將書名譯作《烏合之眾》。這似乎不太恰當,因為「群眾」可以是有組織的。有人說,中共就靠組織群眾運動起家。中共建黨將近100年,百年來就以組織一個個群眾運動去推動歷史。
勒龐這本書,出版一百多年以來,一直長銷不墜,既顯淺又有深度。全球被翻譯成20多種文字,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譽之為「一本當之無愧的名著」,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齊聲讚賞。一百多年後,置身今天這個眾聲喧嘩的時代,仍然非常值得閱讀。
《烏合之眾》一書寫成於民眾的集體意識初萌芽的年代。
作者勒龐生長的背景是動盪不安的法國大革命之後,他對群體的看法是:「群體獨有的特徵,不同於個體單獨的行為模式。群體在組織化的過程中,每個成員的觀念和想法會漸趨一致,他們自覺的個性會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集體的群眾心理。」「群體是衝動的奴隸。獨立個體儘管也會受刺激而衝動,但是他的大腦會告訴他這是不明智的,因此他會控制自己不要衝動。也就是說,獨立個體具備控制本能的能力,而群體缺乏這種能力。」
「當一個人成為群體一員後,他會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他會喪失理性和責任感,表現出一些平常被視為不理性的特質,像是瘋狂、衝動、偏執、盲目、狂熱、易被鼓動等等。這種現象使得我們在無意間變成了群氓之族。」
最近讀到大陸一位青年作家李靜睿的文章《土改中的中國作家》,文章提到一流作家老舍,她說1951年老舍曾撰文記述自己的思想轉變:人民群眾在天壇批鬥惡霸,全體高喊「打倒惡霸」,老舍說他自己「也不知不覺地喊出來:『打!』為甚麼不打呢?!……我向來是個文文雅雅的人……假若不是在控訴大會上,我怎肯狂呼『打!打!』呢?人民的憤怒,激動了我,我變成了大家中的一個……教我變成了另一個人……」。
置身在群眾中的個人,很難保持自己的個體性,往往隨著群體、跟著感官行事。一個孤立的個人,很少會對另一人施暴,但在群體洶湧下,即使溫情、文雅的老舍,也會跟著群體喊打喊殺。
勒龐說:「群體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情感。他們對待各種意見、思想和信念,要不是全盤接受,就是一概否決;要不是視其為絕對真理,就是視其為絕對謬誤。……這種偏狹常常像宗教信仰,並控制著人們的思想。」極權政治類似宗教:經典教條、偶像崇拜、重儀式……。
當一個人身處於亢奮的群眾之中,成為了群體的一份子,這個人就不再是孑然一身時的那個人了,他會展露出前所未有的想法和行動,遠遠偏離人生軌道。「群體情感不論好壞都會呈現出雙重性──極端簡單與誇張。當成為群體成員,他們就無法對事物做出細緻的區分,只從事情的整體上觀察,而忽視中間的發展過程。任何情感態度的表露,通過相互傳染迅速散播開來,從而強化群體誇張的情感,從而使被群體認可的事與物變得異常強大。」
群眾永遠比個人愚笨得多,「不是整個世界比伏爾泰更聰明,而是伏爾泰比整個世界更聰明」。整個世界指群體,伏爾泰指未被群體意識綁架的個人。「群體有時殺人、放火,無惡不作,但有時也表現出無私奉獻、勇於犧牲這樣的舉動,而且比獨立個體表現得更崇高。以名譽、光榮和愛國主義為號召,最有可能打動群體,並常常使他們不顧生命、慷慨赴義。……群體為了自己了解甚少的信仰、思想和隻言片語,便敢於直面死亡,這樣的事例數不勝數。」
「群體成員缺乏意志,會本能地轉向意志堅定的領袖,因為他身上具有群體成員身上缺乏的品質」,於是出現了希特勒。勒龐若活到上世紀70年代,他一定會舉出更懂得發動群眾的毛澤東。
整個19世紀歐陸革命的動盪,加上各地區民族獨立的起義風暴,使西方見識了群眾運動巨大的能量,不論是從中得益的革命家,或是於其中受苦的市民。20世紀是一個群眾運動更加奔騰的世紀。民族獨立風暴、革命風暴、法西斯動員,都依靠群眾運動。無論革命運動、法西斯運動、民主運動、民權運動,正義的或邪惡的,領導者都在渴望著「群眾」,也伺機召喚「群眾」,想憑發動群眾的力量達到政治目的。
50多年前,美國社會學學者墨頓(Robert K. Merton)於《烏合之眾》英文版的導讀中,指明了勒龐的《烏合之眾》這本書,有著三個開創性的價值,其一,他在19 世紀末就指出,「群體社會」即將到來,執政者會反過來聽從主流民意來施政;其二,群體當道,平庸和低俗的文化會成為最有價值的文化;第三,群體會成為歷史發展中無可替代的主要推動者。
勒龐顯然是個站在「烏合之眾」對立面的知識份子,正是他對群眾的由衷不安,使他思考和捕捉群眾的幾個特質,並且以生動的辭語表達出來。
儘管群眾運動在過去是歷史的推動者,但並不表示這是人類社會必有的行為模式,更不一定是發展模式。激烈的群眾運動幾乎一定產生野蠻和非理性的行為,導致社會付出很大代價。
勒龐認為,個體性格終其一生保持穩定性的例子只有在小說中才會出現。只有環境的穩定性才會形成明顯的性格穩定性。環境的突然改變、群眾運動的爆發,會使人的個性不穩定性顯現出來。暴民在群眾運動之前不過是些和平的市民。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烏合之眾》
作者:古斯塔夫‧勒龐
由 臉譜文化出版社 出版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