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5/2017
大流散後他們在哪?
在特拉維夫的街道,很少看到穿傳統服飾的猶太人,在耶路撒冷街頭卻比比皆是,彷彿進入另一個國度,有著鮮明城市外觀的耶路撒冷,遍地依山而建的米黃色建築,規定用上當地產的石灰岩「耶路撒冷石」興建,構建出現代都會之中,充滿歷史韻味的城市面貌。蓄長鬚、鬢髮,黑衣黑帽的正統猶太教徒(Haredim),大多都住在耶路撒冷,手持小本的塔納赫,看起來就像歷史書走出來的中世紀人物,他們都是固守教義與傳統的極端派,他們不會工作,只需研讀猶太經典《塔納赫》、《塔木德》等,也抗拒與非猶太教徒有任何交流,千萬別跑去問路或打招呼,尤其詢問可不可以拍照這個問題。
猶太教徒的正統派與改革派
在以色列的猶太人都是信奉猶太教為主,然而猶太教並不是世界性的宗教,猶太教徒身份是與生俱來的,只要是母系傳承、流著希伯來血統的猶太人才是上帝挑選的子民,不會把恩典分給其他民族,與耶穌基督神愛世人的教義完全相反。有人說,傳承自摩西的猶太教傳統存留至今,教義固執、迂腐,甚至不與人妥協、唯我獨尊的精神,根本不適用於現今新世代 。不過,頌讀經文流下的眼淚,宗教信仰的力量使他們心靈富足,對他們而言,那就足夠了。
而猶太人的身份並非全然遵守猶太教教義,犯規的也不是少數,因此教派當中有極端派,也有溫和、改革派的猶太教徒。他們願意接受現代新思維,與時代接軌,摒棄黑衣黑帽的傳統服飾,單是從樣貌來看,幾乎與其他地方人士沒這麼大分別。猶太族人的定義並不限於皮膚顏色,畢竟大流散二千年,散居世界各地,所謂的血統經已大洗牌,看看有沒有戴上猶太教象徵的小圓帽(Kipa),大概就知道了。
相比之下,改革派猶太人的友善,讓我覺得耶路撒冷很可愛。亞裔臉孔就像額頭上刻著「遊客」般,遇上困難事也能得到幫助,而讓我感到意外的是,一度以為猶太婦女較為保守,不欲與其他男子交談,卻對我說「你笑得很美」,並不是因為得到讚美而心有戚戚然,只是沒想到她會主動打開隔膜。或許打從一開始,對猶太人有錯誤的既定印象,而不敢打開話匣子。唯獨只有極端派,神秘得難以捉模,幾乎沒有過一絲眼神交流,筆者在他們的眼中就是異端的。
當現代都市遇上安息日
周五傍晚至翌日傍晚的安息日(Shabbat),是猶太人家庭的生活核心,他們都聚首在家不出門,或者一家老少湧到舊城西牆祈禱,不能用電器、不能煮食,住在高樓怎麼辦呢?升降機會設定為逐層停留,不需按鈕;而由於猶太教飲食規定不能吃發酵麵包,安息日和猶太教節日主要食用辮狀的白麵包(Challah)或餅乾,互相傾訴、誦讀雅歌、一邊享用美酒,舉杯齊聲“Shabbat Shalom!(安息日平安!)”,宗教習俗完全融入猶太人的生活模式,不論飲食、服飾、作息都有嚴格規定,很佩服猶太人遵守宗教規條的堅持,對上帝忠誠的強烈意志實非我所能想。
市區街上瞬間變得靜稍稍,大街小巷人跡罕至如空城,絕大多數餐廳、超市及商店都不會營業,而公共設施如電車、巴士、郵局都全部休息,連24小時經營的便利店都關門,頓時三餐都成問題,唯有步行到舊城阿拉伯區覓食。後來才知道雅法街有一間唐人餐館照常營業,旁邊也有便利店可以買零食、杯麵等,夜幕垂下的無人之城,吹著風散步回旅館,腳累又酸,而雅法街卻成為街跑勝地,不時有跑手在馬路中央奔跑。有趣的是,橫跨兩天的安息日一結束,餓鬼四出覓食,各家餐廳陸續正常營業,排起長長人龍,食到厭的口袋餅也照買!
而喬治王街附近有很多咖啡店的露天茶座,廣場有攤檔小推車販賣特色產品,地道菜市場、商業街都聚集人群,聽著街頭藝人演唱的希伯來語歌曲,好聽得要去唱片店買一張經典專輯。然後到特色酒吧消遣、到餐廳吃頓豐盛晚餐,感受到這個城市的活力一面,與發達城市沒有很大差別,都市魅力不下於只有宗教層面。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