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8
太極拳是氣功嗎?甚麼是醫療氣功?
自2000年至今,氣功療法在美國世界各地及至香港愈來愈受重視,原因是許多慢性病患者用傳統的各種醫療手段都無法達至真正的康復效果,且藥物反作用普遍和嚴重。可幸的是,有些病患者修煉了真正有效的氣功後,達到意想不到的奇效,不但疾病得以有效的康復,而且身體的素質全面提高,又沒有任何反作用。
從1999年至2005年期間,筆者的師父──「太極門48代傳人」何斌輝老師,被美國新澤西洲醫科大學邀請去做多項氣功科研實驗,結果都非常成功,何老師也藉此機會去弘揚他在1988年所編創的「太極五行功」醫療氣功,至今已發展成為念力醫學「太極五行自我康復工程」。究竟甚麼是醫療氣功?我在這二十多年的修煉中,發現不少人,包括一些醫療研究機構(醫學院),對醫療氣功的概念比較模糊,往往把中國傳統的太極拳看成是氣功。有些全國性的氣功會議上更有把太極拳列入氣功表演專案,導致很多人以為中國的太極拳就是氣功的錯誤概念。
且不談氣功本身有「儒釋道醫武」五大門派和成千上萬的修煉法門,僅從氣功修煉形式而言,氣功分為動功、靜功和樁功三種。在氣功修煉中,樁功與動功一般都屬於健身功法,所謂健身功法就是具有強健身體的功效,屬於體育鍛鍊的範疇,嚴格而言這種類功法是外煉(筋骨皮),而沒有明顯的醫療身心,內煉(精氣神)的作用。
在傳統的功法中也有一些動功,如醫家的華佗五禽戲、道家的床上床下八段錦及各類的導引術、採氣功等,這些功法表面上看都屬於氣功,但實際上所有動功都不能完全算是氣功,充其量也只是氣功修煉入門的輔助,真正的氣功應該是以靜功為主體修煉法門。
在氣功修煉中的入門階段,由採氣、煉氣和養氣三部分組成。採氣的方法許多法門都採用動功形式,對於初煉者無疑是的一種切實可行方便法門。可是煉氣功只是採氣,所採的氣是不會變成身體所需要的真氣。採入體內的氣要經常煉養才能轉化成自身的生命能量「真氣」。而煉養過程中必須在氣功狀態下,經過意識(意念)的參與,用武火烹煉和文火溫養後才能達到,這個階段靠動功顯然是無法完成的。
那麼,太極拳是不是氣功?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首先了解太極拳的起源及演變過程才可下結論。
太極拳最早是由道家先師張三豐創編的。「五秘之首」的道家太極門修煉是由無為入手,是道家三千六百個修煉法門中唯一的無為大法。所謂無為大法,即修煉者在入門時沒有現成功法,而是由師父直接下種,激發功動動功「十方無極檔」。因為法門屬於無為大法,因此歷來門規森嚴,嚴禁著書立說,嚴禁文字相傳。數千年來一直採取獨脈相傳的方式,所以被推崇為「五秘之首」。
而太極拳的前身,是道家太極門修煉中自激發的第二階功境「九宮太極手」演化而來的。由於太極門的修煉屬於無為法,又無文字相傳,所以不能廣為流傳。道家先師太極門傳人張三豐先師,為普渡眾生,廣結善緣,將太極門無為的「九宮太極手」演變成人人可以習煉的「以意帶形,以形帶氣」的有為功法「太極架」,令原本無法傳授的無為功境「九宮太極手」變成了一套可供傳授的有為動功。
而後人又在太極外架修煉中,悟出了太極哲理中陰陽轉化,以柔克剛的招數。於是便發展成多種流派的武術套路。前輩武術家們以自己的姓氏所編的套路起名,如楊氏太極拳、陳氏太極拳、吳氏太極拳等,形成各具特色的太極拳流派,在自己門內流傳。至此,太極動功變成了純粹的武術套路,博擊技巧,脫離了氣功修煉的內涵。
到了現代,中國的一些體育工作者,為了推廣普及方便,於是將太極拳重新改編成簡化太極拳(如太極十八式、太極二十四式、太極四十八式等),使武術套路又變成了武術形式的體操運動。由此看來,目前流行的各門派太極拳,僅僅是一種人為編排的武術套路或體操運動,而並非氣功。
當然筆者師父所理解的氣功,是中國數千年來傳統修煉術的總稱。但今天,氣功僅僅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名詞,而且氣功這個名詞所包含的內容還不斷的被泛化,與現在不少毫無理法可言的「現代氣功」相比,太極拳畢竟是源於氣功。
因此,如果將太極拳說成是氣功的一種,也未嘗不可。但太極拳不應被視為完全等於氣功。
無論如何,大家都應該感恩於道家張三豐先師和歷代的老師前輩,代代相傳的無私普渡,使無數的中華兒女和世界各地人民亦受益於太極拳來強健體魄。
近代「太極門48代傳人」何斌輝老師創編的「太極五行功」發展至今成為念力醫學「太極五行自我康復工程」,除了帶給筆者和親友的身心健康,三十年來亦改善及康復了眾多慢性病和奇難頑疾患者,減免疾病痛苦,毋須長期依賴藥物。
雖然近代人多數未必能煉功達至「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天人合一」的高級功境,但透過這方便法門一般人則容易煉功達至「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的境界,獲得改善身心健康、標本兼治的功效。皆因煉功除了可改善體質,增加真氣儲備,既是最佳休息方法,又能益心開智,最重要的還是提升免疫力,自愈力和再生力從而康復疾病。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