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8-06-05

【侍親假】化解醫生病人矛盾!家人陪診成橋樑

  最近看到朋友在Facebook上留言,說他們於兒子入院之際,觀察到不少留院的小朋友,只有工人姐姐代為照顧。

 

  在人頭湧湧的公立醫院專科門診等候區裏,情況也差不多。雖然有些坐輪椅的覆診者有老伴推著,但還有穿上寫著「陪診服務」背心的人陪伴,外傭來陪診的亦不少。

 

 

  我猜很多病人希望家人來陪診,就如上周本欄*提及香港大學學者樓瑋群的話:「老友記就算不告訴家人而自己去醫院接受手術,心底裏其實很希望我們『後生』來相陪的。還有過生日、過節、掃墓祭祖、留醫或覆診等,他們原來都期望看到我們!」然而,大家也知道,連請病假也會給老闆問長問短或報以不滿眼光的今天,請事假陪伴家人看醫生就難上加難。

 

  有人以為,家人陪診的作用,只是向醫生補充病情而已,其實不止於此。

 

  記得有一次陪伴家中長者到公立醫院專科門診覆診,推門進診症室那一刻,便聞醫生問:「咩名呀?」老人家耳朵有點不靈光,沒有回答。怎知道這位一直低頭工作的醫生,再來的是加重語氣大嚷:「乜——名——呀?」登時嚇了我一跳,但在電光火石一秒間,我知道醫生不是故意的,他半天要看數十個病人,頻密的工作量令人疲倦,就算脾氣再好,難免亦發火。

 

  我跟家人邊走向診症室座椅的方向,邊跟醫生笑著說:「不好意思,老人家耳朵有時候聽得不太清楚。」這位醫生頓時收火,第三次詢問家人名字時,語調溫和多了。

 

  陪診的家人還可作為醫生與病人(尤其是年長病人)的溝通橋樑。一來老友記記憶力往往不及當年,二來醫生縱然盡力講得淺白,老友記也可能一時間未聽懂。針對後者,我的經歷是,陪診的家人若能用自己父母聽得懂的語言或用字,在醫生面前覆述一次,有助他們理解。針對前者,俗語有云,多一個人,多一雙耳,家人陪診時,便可幫忙記住醫囑。我認為,這些都是家中外傭或其他陪診人員不能替代的。

 

  假如有一天開設公司,我一定設「侍親假」,大家可視乎需要請半天或整天——又或三分之一天——的假,用來陪診或探望住院的家人,不用心掛掛(這裏暫不談如何避免濫用了)。要知道,這種情況下不讓員工陪伴家人,就算你把他的肉體留在辧公室裏,也留不住他的心,更可能令他們在公私兩忙的雙重夾擊下,加重他們的心理壓力。員工身心健康受影響,不也是公司的損失嗎?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更多知‧解醫學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陪診 #侍親假 #溝通 #銀髮族 #家人 #醫生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傾力救市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