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2-11-17

原生家庭困死,想法改變命運

  每年總收到一些相熟朋友或工作伙伴問,聖誕或暑假期間有否實習機會,給他們正在讀書的子女。簡單的問題,我亦輕鬆的說可以安排。

 

  相對很多中產家庭父母都問過這個問題,又肯定幫過不少新知舊雨的忙,舉手之勞吧。

 

  看似一個簡單問題,卻毫不簡單。

 

  認識不少酒樓經理和廚師,他們子女最多就在他們酒樓實習,絕少找到寫字樓實習工作。名廚還好一點,識的人多,亦有體面,人家亦樂意幫忙。其他做三行、貨運、清潔和保安的,找誰?

 

  一個富三代,他第一份實習就在瑞士一私人銀行做策略分析師,單聽名字以為他十分厲害。當然啦,他家族基金就放在這銀行裏,試問一般人有機會嗎?有機會入去,做的也只是執頭執尾小腳色。

 

  影響一個人的是他的家庭,大家都會說這是「人人皆知」的事實。對,但又不完全是,有些生活在大富大貴之家,到最後也一樣窮愁潦倒。不過家庭影響一個人的,最重要是他的思維方式。

 

  家庭,是一個人的人生起點,又是成長過程中的加油站,提供最原始的物質基礎,亦建構他的思考方式,又可滋養他心靈健康,從而最終或可以打破貧富鴻溝,改變命運。

 

  內地紀錄片《出路》,類似前文提到英國BBC拍的《人生七年》,這齣紀錄片連續追蹤3個年紀相若孩子6年時間。這3個孩子,出身在大都會、小城市和農村,出身不同階層,有來自富人家的原晗寒,聽名字就知道不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她從中央美院附中輟學,看書、看電影、開咖啡館打發無聊。因為家裏經濟條件好,去了德國讀藝術。她可以在國外街頭喝咖啡閒逛,又可以在北京家裏隨意生活。她生活都是陽光,自信滿滿,畢業後創業做了CEO。

 

  另一個孩子徐佳,小城市寒門子弟,重考高考又失敗,想過輕生,最終考取了大城市三流院校。為了幫助家庭,讀書時已工作賺錢養家,高中畢業就拼命工作,打幾份工儲錢,大學畢業,最後買樓結婚,典型打工仔階層生活。怕沒有、怕失去,於是追逐眼前,買樓結婚,不敢想太多太遠。

 

  當袁晗寒無聊透頂時時,在山區裏生活的馬百娟,揹著破書包在陡峭山路去幾公里外學校上學。學校很小,只有兩個老師五個學生。她不知道甚麼叫無聊,她願望就是每個月掙一千塊錢幫家裏打個井。初中輟學後去城市打工,年紀少加上無技能,四處碰壁。

 

(影片截圖)

 

  唯有返回農村,16歲嫁人結婚。紀錄片最後一個鏡頭,意味深長;是她在村裏和兩個20歲左右年輕孕婦傾偈,她眼光盯著人家挺著的肚子,肚子裏的孩子雖然未出生,但他的人生軌跡卻似乎早已經擺得清清楚楚,一輩子出不了這座大山。

 

  富人有錢有人脈有資源,可以投入很大成本,培養孩子彈鋼琴,成為一個有音樂品味的CEO;窮人家庭也一樣,可以死拼難湊,培養孩子彈鋼琴,最終成為一個鋼琴教師。

 

  袁晗寒掉了錢包,她媽媽說太好了,經一事長一智;而馬百娟還盼望著怎樣每個月掙1000塊錢為家裏打井;徐佳呢?他拿到3千元工資,和父母非常詳細討論著錢該怎麼用,怎樣省。把這3個鏡頭放在一起看,就看到家庭對於他們的影響了。

 

  如何突破原生家庭的局限性,拉近貧富差距呢?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改變思維方式。曾經做過一個低下階層孩子的mentor,他考DSE成績6個U,他媽問我考試點都有分,1分都是分,0分也是分,為何沒有分呢?

 

  我說到真的是10分也好,你會拿出來嗎?她笑說也是也是。

 

  之後,孩子很生性,讀毅進,及格;找工作,讀相關專業文憑。勤勤懇懇,由小工做到小頭目,之後有機會升主任,怎知他媽說「你唔得嘅」,「你懂甚麼管理」、「打份工咪算」之類的話潑他冷水。

 

  連自己也不相信,人家又怎相信他?想法改變命運,今天他已是經理了,我正努力鼓勵他考工程師呢?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更多金錢世界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貧窮 #命運 #原生家庭 #貧富差距 #想法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傾力救市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