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9-09-27

【智慧醫療】人工智能全球化:手術機械人強勢崛起,2022年AI醫院陸續上馬?

  大家去公立醫院看醫生,輪候數小時後,僅獲得短短幾分鐘時間與醫生看診問症。目前全球均面對醫療人員不足的情況,但醫生培訓需時,難以在短期內大幅增加人手供應。在智慧城市的風潮下,有人提倡以AI人工智能來解決醫生短缺的問題,令「智慧醫療(eHealth)」成為近年醫學界的熱門關鍵字。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智慧醫療意指資訊及通訊科技(ICT)在醫療與健康領域的應用,包括醫療照護、疾病管理、公共衛生監測、教育和研究。目前智慧醫療技術方案已進入應用階段,舉凡醫學研究、醫療診斷,甚至臨床手術,均可找到智慧醫療科技的身影。國際市調機構Stratistics MRC預測,2026年全球智慧醫療市場規模可達至6,654億美元(約5.19兆港元)。

 

  近年全球各地醫院已逐步引入人工智能,輔助醫生分析醫學影像和判斷病患傷檢分類。自2018年起,日本政府便投入逾100億日元(約7.29億港元),著手建立「人工智能醫院」,計劃在2022年前有10家實施智慧醫療方案的醫院陸續上路,以解決醫療成本上漲和醫生人手短缺等結構性問題,更有助提升日本醫療産業的國際競爭力。

 

  由日本文部科學省、經濟産業省和厚生勞動省主導,將醫院、AI科企和醫療器械公司集合起來,攜手研發各式智慧醫療項目,包括:輔助問診智慧系統、自動載入病例系統、分析磁力共振檢查(MRI)和內視鏡影像的人工智能技術。

 

  在智慧醫療科技的輔助下,醫生的工作壓力得以減輕,能夠更專注於重要的診察和手術工作。同時病人也可獲得充足的病情説明時間,有助提升病患者的滿意度。如果AI系統能協助醫生得出最佳的治療方案,還可減少過度用藥的問題,對減省醫療成本很有幫助。

 

  另一方面,假如能透過AI技術,收集個人專屬的健康數據,分析各類危險因素與健康狀態之間的關連性,從而預測某人在一定時間內出現某種疾病的可能性,再據此提供個人化的保健或治療方案,便可用最少成本達到最大的診療效果!

 

IBM Watson for Oncology的AI癌症輔助治療系統,可運用AI對乳癌、肺癌、大腸癌、子宮頸癌等進行分析和判讀,輔助醫生得出最佳的治療方案。(圖片來源:IBM官網)

 

神經外科領域現已引入手術導航機械人,手術前規劃合適的手術路徑,手術過程中確保依照路徑執行,從而降低手術風險。(圖片來源:Intuitive Surgical官網)

 

  除人工智能外,手術機械人對智慧醫療的發展也有莫大助力。手術機械人現已廣泛應用於神經外科、心血管科、泌尿科、骨科以及婦產科等。目前美國大部分的前列腺切除術已採用手術機械人來進行。英國國民健保署亦於今年9月宣布,計劃斥資5,000萬英鎊(約4.89億港元)替全國醫院配置手術機械人,輔助外科醫生進行精密的微創手術。

 

目前手術機械人領域的市場領導者是推出達文西機械人(da Vinci Surgical System)的美國公司Intuitive Surgical。(圖片來源:Intuitive Surgical官網)

 

  國際研調機構Mordor Intelligence指出,2017年全球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為35.6億美元(約277.68億港元);現時該產業已步入成長期,預計市場增長率會高達21.9%,及至2023年市場規模可望成長至109.7億美元(約855.66億港元)。

 

  無論是人工智能抑或手術機械人,在治療過程只是起著輔助作用,最終判斷還是需由醫生負責。智慧醫療存在的目的,是將醫生無法處理的大量病歷數據,藉由AI的輔助去記憶與判讀,讓醫生能擁有更精準的資料來診治病人。此外,醫生需向病人問診以了解其病史,並通過面談溝通來平緩病人情緒,這些都是AI系統和機械人難以辦到的事情。由是觀之,智慧醫療科技僅被定位為醫生的助手,始終無法取代醫生的存在。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

更多智城物語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Smart Living #智慧醫療 #疾病管理 #人工智能醫院 #自動載入病例系統 #手術機械人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傾力救市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