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8
不再是垃圾?電子廢物能煉金煉鋰,循環再造鋰電池!「城市採礦」背後蘊藏巨大商機?
在全球電池荒之下,各國政府非但把電池供應鏈和電池工廠,列為國安戰略物資,更積極推動電池材料本地化生產。為求實現此目標,電動車退役電池的「梯次利用」,以及從報廢電池回收鋰、鈷、鎳等有價金屬的「再生利用」,被業界視為最可行的關鍵方案,讓「城市採礦」產業逐漸壯大起來。究竟「城市採礦」是否真的可以緩解電池短缺的問題?背後蘊藏的商機又有多大呢?
都市廢棄物是一座金屬礦山
「城市採礦」(Urban Mining)是日本東北大學選礦製煉研究所南條道夫教授在1980年代所提倡的概念。南條道夫認為,從回收的角度來看,城市大量廢棄的家電產品其實是一座未被開採的「都市礦山」。只要建立能夠從報廢家電中提取鐵、鋁、或銅等金屬的回收加工工廠,便可以二次利用這些金屬資源。
近年,隨著全球電子垃圾迅速增加,可將廢棄物轉化為永續資源的城市採礦,遂開始受到重視。電子電器廢棄物論壇(WEEE Forum)指出,現時電子產品使用壽命週期變得愈來愈短,而且大部分人發現產品壞掉時,都未必會考慮維修,而是直接去買一部新產品,導致電子垃圾氾濫成災。該論壇評估,2021年全球便產生了6,300萬噸電子廢物。
當電動車全面普及後,預計電子垃圾問題將會變得更加嚴重。英國電池技術公司Aceleron預測,未來20年內全球電動車將會產生逾1,100萬噸報廢電池,足以填滿20個英國溫布頓球場。
城市採礦比傳統礦業成本低
其實,這些電子廢物背後蘊藏著驚人價值。世界經濟論壇2019年發表的報告指出,每年人類產生的電子垃圾價值高達625億美元(約4,875億港元),比不少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GDP)還要高。但聯合國的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只回收了17.4%的電子垃圾,可見城市採礦市場仍然大有可為。
若論成本效益,城市採礦更要比傳統礦業高得多。從礦山挖掘出的礦石中,每噸可以提煉3至4克黃金,每噸廢棄手機則可以提取約350克黃金;從礦井開採出來的最高等級鋰礦石,當中僅有2%至2.5%的氧化鋰,惟從報廢鋰電池擷取的鋰含量卻是其4至5倍。
同時,城市採礦也可以取代需開山劈石的傳統採礦,以減低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助理教授赫魯茲科(Maria Holuszko)推算,城市採礦足以應付全球25%至30%的黃金需求,即是可以減少四分一以上的金礦開採活動。世界經濟論壇評估,循環電池供應鏈能夠減少碳排量的30%,並在2030年為全球創造1,000萬個就業機會。
Redwood 回收手機再造鋰電池
特斯拉(Tesla)前技術長施特勞貝爾(JB Straubel)一早就察覺到城市採礦的重要性,於是2017年投資逾8億美元(約62.4億港元)創辦初創公司Redwood Materials,在美國內華達州建立電池回收及加工廠。及至2019年,他更索性辭掉在Tesla的高薪厚職,全身投入這項城市採礦事業。
施特勞貝爾成立Redwood的目標是,創建北美首個鋰電池的循環供應鏈,以解決電動車普及後,大量鋰電池開採、製造與處置過程中為環境帶來的災難。根據施特勞貝爾的評估,全美國居民車庫裏大概有10億枚舊電池,可說是隱藏在城市中的「大礦山」。他進一步估算,每回收300部智能手機,從中提煉的鈷足夠製造一輛電動車所需的電池。
每日都會有兩、三輛大型貨車運送約60噸廢棄手機與電子產品的舊電池到Redwood工廠,跟著工人就會將鋰、鎳、鈷等金屬從電池中分拆出來,粉碎後再進行化學處理,再造成電動車電池的金屬材料。
Redwood在美國各地積極回收廢棄電子產品,例如2022年5月跟內華達州電力供應商NVEnergy合作,舉辦舊手機和電子產品的募集活動。(圖片來源:NVEnergy推持帳戶)
2萬噸廢料再造4.5萬組電池
2020年,Redwood工廠處理了約1萬噸來自松下(Panasonic)與昂科威AESC(Envision AESC)電池廠的廢料,以及來自亞馬遜(Amazon)含有電池的電子垃圾。2021年,Redwood取得逾7億美元(約54.6億港元)的融資,得以增聘人手擴大業務,能夠處理2萬噸電子廢料,可供製造45,000組電動車電池。
Redwood從Tesla超級工廠內的Panasonic電池生產線回收電子廢物,然後將循環再造後的電池金屬材料送回給Panasonic,以供製造新的電動車電池。(圖片來源:Redwood官網)
美國能源部於2021年提出《鋰電池國家藍圖》(National Blueprint for Lithium Batteries),希望2030年前在美國本土建立完整鋰電池供應鏈,讓礦物開採、電池製造、以至電池回收完全自主化,故此城市採礦已被視為未來10年的主流產業之一。能源部長格蘭霍姆(Jennifer Granholm)表示,及至本世紀末,全球綠色能源技術市場規模將達到23兆美元(約179.4兆港元)。
看好城市採礦的龐大潛在商機,Amazon與福特(Ford)也先後捧著現金投資給Redwood。現時該公司的估值已攀升至37億美元(約288.6億港元),成為市場注目的獨角獸之一。
日本都市礦山含金量極豐富
日本作為城市採礦概念的發源地,當然也積極推動此產業的發展。根據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物質材料研究機構的估算,全球金礦蘊藏量約為4萬2,000公噸,日本都市礦山就有6,800公噸,相當於前者的16%;日本城市礦山的其他金屬蘊藏量,大概等於全球錫礦11%、銀礦22%、以及銦礦61%。因此,日本憑藉電子廢物回收,就足以排進全球前幾大金屬礦產國。
2013年,日本政府推行《小型家電回收法》,鼓勵國內回收廢棄小家電,並交由專門業者循環再造。2018年,2020東京奧運組織委員會公布,東奧的金、銀、銅牌要以城市採礦方式製造,鼓勵民眾捐出廢棄小家電,以供回收再造。由此可見,日本推廣城市採礦的概念已行之有年
2020東京奧運組織委員會建立了一個活動宣傳網站,向民眾募集廢棄小家電來製造奥運獎牌。從240部舊手機中就可以提取足夠黃金,製作一面奧運金牌。(圖片來源:Toshi-kouzan.jp網站)
在這樣的風氣下,日本企業亦早已加入城市採礦行列。2010年,日產汽車(Nissan)已開始考慮電動車電池的回收問題。Nissan Leaf初代電動車的24kWh電池組,是由48個鋰電池模組合組而成。日產工程師發現,只要取出3個模組重新封裝,便可為其生產線上的自動搬運機械人(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提供足夠的運作電量。
Nissan所有工廠合計有4,000部AGV,可替生產線員工與機械手臂補充零件或替換工具,其動力來源正是回收自Leaf電動車的鋰電池。(圖片來源:翻攝日產官方YouTube影片)
退役鋰電池重生為儲能裝置
這些替工人運送零件和工具的AGV,以往使用傳統的鉛酸電池,運作壽命僅有1至2年,幾乎隔年就要更換電池;至於Leaf的舊鋰電池,則可供AGV運作7至8年。這樣不但能夠減低維修成本,也讓日產生產線的運作更接近碳中和。
之後,日產逐步擴展電動車電池梯次利用的應用範疇。2012年,日產跟ABB電機、4R Energy、住友商事合作,把Leaf退役電池回收後再組裝,成為智慧電網的儲能裝置。2021年,該公司宣布,擬於2025年前在美國、歐洲興建電池回收廠,藉此降低電動車生產成本;這是日產首次在日本以外地區開設電池回收廠,惟暫時未有公布設廠的具體位置。
日產宣布,未來5年內將斥資2兆日圓(約1,157億港元)推動電動車發展,目標是2030年前推出23款電動車。為求降低生產成本,日產擬於2025年前在美國、歐洲建立電池回收廠。(圖片來源:日產官網)
2018年底前生產的40萬輛日產Leaf電動車中,接近五分之一被運送到發展中國家重新使用;日後如要在這些地方回收廢棄電池,將會十分困難。(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另一日系車廠本田汽車(Honda),則跟法國電池回收公司SNAM合作進行城市採礦。SNAM可以透過22個國家的Honda經銷商,收集鋰電池與鎳氫電池,然後分析電池狀況和判斷後續處理方式。
假如電池狀況良好,重組後可成為太陽能或風力發電站的儲能設備,用上7至10年。若然電池損壞不堪,SNAM 便會使用水性溶液來溶解電池芯,從中提取鋰、鈷等金屬,再製造成全新鋰電池、彩色顏料,或砂漿添加劑。
本田與SNAM簽訂合作協議,授權SNAM可從世界各地的本田經銷商收集報廢電池,並分析它們是否適合回收作梯次利用、或重新冶煉。(圖片來源:本田官網)
城市採礦規模化任重而道遠
然而,電動車電池回收在實際執行上依然存有不少挑戰。事實上,不少舊車經常被賣到開發中國家繼續使用。英國諮詢公司Circular Energy Storage估計,日產在2018年之前生產的40萬輛Leaf電動車,當中約有五分之一被運往烏克蘭、俄羅斯、約旦、斯里蘭卡等國家重新上路;日後當電動車完全報廢,因當地電池回收配套設施不足,要進行城市採礦就會格外困難。
另一方面,由於很多電子產品在設計時沒有考慮到回收再造,以致從廢棄產品中提取金屬材料的過程變得很複雜;甚至有些產品的拆卸和分解要花20至30分鐘,令回收變得費時失事,欠缺成本效益。
假如在產品構思階段已把拆卸難度列為其中一項設計標準,日後要分解產品自然容易得多,但要讓業界普遍接受和落實這種設計思維,可能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有業內人士估計,若要完全優化鋰電池回收產業鏈,或許要等上10年時間。
回收後的電池組需先行拆卸外殼和分離電極,工序非常複雜,讓回收商難以快速拆解,重新冶煉。(圖片來源:Redwood官網)
要想讓全世界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只靠轉用電動車、投入綠色能源、提升能源效率、以及採用碳捕集方案,可能仍是遠遠不夠的,惟這個差距可以藉由回收再利用來彌補。因此,城市採礦始終是一項值得長時間投資的綠色產業。
Read More:
連馬斯克也要採礦?電池荒衝擊電動車市場,鋰鎳供需失衡!車廠可以怎樣解決?
電動車普及後大難題:全球回收鏈未成形,數百萬噸退役鋰電池點處理?
點廢成金!Dell、IKEA搶攻循環經濟商機!電子垃圾、海洋塑膠從始變得有價值?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