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9
香港「後佔中」時期的新局面
在旺角、金鐘與銅鑼灣相繼被清場後,佔領運動基本上完結,野貓式的滋擾市民活動雖仍有出現,但已不成氣候。不過,經此一役,幾乎所有港人都是輸家,始作俑者不應逃避歷史責任。
佔領行動完結,但所衍生的問題卻並非短期可以解決。
在今天的局面下,我們對真實世界要有清醒的認識。2016年立法會選舉,泛民大敗的機會極高,但激進泛民得票或許有進帳,是否如此,未來一年多要看他們的造化了。2017年特首能否出現普選,關卡是泛民立法會議員是否有遠大目光肯放行,但觀乎他們的識見,恐怕凶多吉少。若無特首普選,將來的行政長官手上便無票,行政主導便寸步維艱,香港的經濟民生繼續被拖累是必然之事,輸的也只是港人。
忙於內耗 失去發展機遇
內地這兩年在進行大改革,經濟增長率會稍為放緩,但因為經濟的基數已大幅提升,新增產值的絕對量只會比前更高,任何客觀的觀察者都會見到中國的發展勢不可擋。
今年中國的GDP,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當中所衍生出有利香港的發展機遇本來俯拾皆是,但港人被一些忙於自殘內耗的人所擾,已甚少精力去掌握這此機遇了。
此種例子多不勝數,內地消費市場因出現大規模的網購而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香港在這過程中竟然連旁觀者也算不上,更遑論參與其中掘金了。內地要在珠江流域建立世界級的城市群,橫跨珠江口的大橋快將增至五條,而港珠澳大橋拖拖拉拉,被延誤多年,恐怕已失去不少本來應有的商機,搞得不好的話,建成後也有可能變成大白象,這怎會不教關心香港利益的人擔憂?
港人自己拖慢自己,內地不可能站著不動老是等待香港,其精英分子對港的興趣而日漸消減,但一些港人還以為自己抱有的一點制度優勢,仍足可使到內地要倚靠香港,此種自信,已愈來愈無現實基礎了。
新生代被溺愛 競爭力下降
為何香港發展至此局面?這跟香港是否民主絕無半點關係。上一代的港人出身自艱困環境,深明發展機遇不會理所當然的出現,而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掌握。
但二、三十年來,香港的新一代在比前遠為富裕的環境中長大,長輩對他們溺愛,怪獸家長不斷湧現,憂患意識已在年輕一代中消失無蹤。我在本欄中指出過,過去十多年來,年輕人的收入,在扣除物價因素後,一直都在慢慢下降,但整體港人的實質收入卻仍有增幅,這反映出市場漸漸認為年輕人的貢獻愈來愈低,就算他們學歷較高,也不足為憑。這不是好現象,但年輕人也應自省,為何社會似要放棄他們?是否他們的價值觀或生活態度與社會需要出現矛盾?當然,社會中肯努力上進的勤奮青年也大量存在,他們的前景倒不一定灰暗。
佔領運動也顯示出,縱然大多數港人仍頭腦清醒,對一些破壞香港的活動深惡痛絕,但少數人造成的破壞也可以十分可觀。
如何防止此等局面不斷出現,避免香港不斷沉淪,是一艱巨而長期的任務。短線而言,有一事卻必要先做的。佔領運動的「自首」者或被拘捕的人數已經過千,有涉事者可能數以萬計。
這批人如何處置?我認為政府的打擊面不應過大,否則會在社會中造成更大的撕裂。不過,對帶頭人及犯有嚴重罪行的卻必要以嚴厲的罪行檢控。鼓動別人犯法若不嚴懲,香港的前途堪虞,但對頭腦簡單的普通參與者暫時網開一面仍是利大於弊。
法庭如何判案,我們不能預測,但警方檢控誰人,檢控甚麼,在維持法治的前提下,仍非沒有空間作出選擇。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港鐵失倫敦伊利沙伯線專營權,你認為「國際化」遇挫的港鐵應否將重心轉移回本地?►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