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7
最新民生措施的長遠影響
林鄭宣布了10項與民生有關的措施,評論有讚有彈。
這些措施涉及來年多用102億元開支,至於把每年12天的勞工假期擴至17天,額外的成本,倒是由商界而不是政府去承擔。在經濟出現明顯衰退之時,政府用紓解民困的理由用點錢,假若用得恰當,可起到還富於民的作用,無可厚非。在政治上,世界很多政府為了化解民怨,花錢換支持也是常用的策略。
赤字及欠債 憂更早到來
不過,這次政府所出的招,確是亂了章法,易惹批評。有兩點政府是考慮不周的,而且我們絕不應輕描淡寫地說這只是「突破傳統」,而應把其帶來的代價說清楚。
第一點是這筆開支並非一次性,而是經常性的。現代經濟學不會光盯著政府某一年的收支是否平衡,但卻會注意未來幾十年的總開支與總收入是不是大致相等。今天若開支多了,將來的開支便要減少或是要增加稅收,否則收支平衡不了。一次性的開支較易處理,但若是經常性的開支,我們便必須考慮到將來每年的金額會增加多少,及要負擔多少年。今年102億元的開支一開了個頭,可能便等於未來要多用幾千億元了,這筆帳我們必須算清楚,看看政府有無條件負擔得起。理財本乃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今次102億元的額外經常性開支,其中補貼60至64歲長者交通費共17億元,長生津涉及約50億元,即與長者有關的津貼共有67億元。在2014年3月,政府公布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報告中,早已指出因人口老化問題,政府未來幾十年的財政必備受壓力,若是對涉及長者的開支控制有道的話,到了2041至2042年度,政府的萬億財政儲備也會用光用盡,尚會倒欠2,710億元的債,但這筆債的數額仍屬可接受。不過,若政府像以往般任由涉及長者的開支高速增長的話,欠債可達11萬億元。當時報告的主要假設是GDP在開始時每年有3.5%的增長率,其後則平均每年有2.8%的增長。很可惜,過去幾年,香港的平均增長率連2.8%也達不到,當時以為要到2022年左右才出現的赤字,今年恐怕已提早來臨。在原本已有赤字,甚至是巨額赤字或長期性赤字的環境下,再加上一筆本未有計算在內的開支,赤字及欠債只會更早到來。
在未來20年,65歲或以上人口比今天大約會增加84%,但15至64歲可交稅的人口卻會稍為下降,我們也知道上述的人均涉老開支還會繼續增長,這樣一算,光是這兩項似乎是簡單的開支,我估計在未來20年便總共會使政府多花近1,900億元,而不是今年的67億元。
醫學昌明 推後退休年齡
第二點是政策的不協調性。多個評論早已指出,政府近年一直希望推遲包括公務員及社會中其他行業的退休年齡,65歲正是近年的目標。其實港人壽命長,2016年人口普查時年齡的中位數已過43,10、20年後超過50也毫不出奇,延遲退休年齡十分合理。60歲以上便可得到交通津貼,當然會使這群組的人口笑逐顏開,但這些人在今天的醫學條件下,仍屬「年富力強」,為何給予他們交通津貼不易解釋。
不過,這也可理解為何政府要回報長者在過去7個多月來的支持。從多種觀察可知,年紀較長、見識過香港歷史的人,其反暴亂的立場較為明顯;反之,暴徒的主要構成者是青少年。政府管治手段其中一條應含有把資源向支持者傾斜,舉世的政府若非笨蛋都懂得這道理,所以我對獎勵長者並不反對。不過,實話實說,這裏也要指出一點︰世上大多數政府尚有另一傾向,用錢時多會只考慮對現屆政府的利益,要官員顧及將來是否有赤字或欠債是很困難的,因為就算20、30年後財政有大問題,現屆官員已是無影無蹤,無從追究。但20、30年後的社會棟樑便是今天的年輕人,到時的財困恐怕便要由他們承擔了。所以今天的財政傾斜,不單止今天的年輕人沒有著數,還包含將來他們要交更多的稅。
轉載自: 晴報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