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8
施政報告與土地
林鄭宣讀了本屆政府最後的一份施政報告,這是否她最後的一份?不知道,也不作揣測。
這份最後的施政報告充滿宏圖大計,更似是新官上任時對未來所訂的計劃與承諾,這便難免使坊間產生不少狐疑,這是在畫餅充飢還是另有所圖?若是一些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也得到有效的回應,此種狐疑可以減少。特區政府有必要迅速行動把最逼切的問題解決掉,港人才會對那些長遠計劃有信心。
最為市民關心的還是何時可通關。這對香港的經濟、民心、家庭團聚、心理健康都十分重要,現在是拖得太久了。政府吹的風是要內地與香港專家對接解決一些技術問題,坊間的傳說是如何落實可追蹤新冠中招者的健康碼或通關碼。現時一種說法是要多等4至5個月才可解決這問題。我使用過「粵省事」的二維碼,也在內地的酒店隔離過,明白內地的一套的確十分嚴謹,但非常奇怪為何特區政府不在早幾個月便主動去研究這些技術細節,要清零了這麼久後才如夢初醒?把通關再推後幾個月,對香港的破壞及人民的傷害有多大,是否不放在一些人眼中?
未來10年樓價仍有上升壓力
施政報告對長期影響著香港的土地房屋問題,倒是沒有放過。人所共知,樓價貴房屋細小且不足,是香港很尖銳的問題,亦是社會各種矛盾的重要來源。港人生育率低,人口結構不平衡,主因之一是樓價太貴。貧富鴻溝之存在,很大程度上是有些家庭擁有物業,得享樓價升值所帶來的紅利,但接近一半的家庭卻沒有此福份。經濟如果發展不順,年輕人的事業也會受制,而經濟的發展,也很受寫字樓租金的影響。樓價高與土地供應不足,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施政報告重視土地,是對的。
在中短線上,施政報告說已找到350公頃土地,足夠10年內建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另外也會爭取尋找土地供建設10萬個私營房屋單位。33萬個公營單位,對公屋輪候問題也算是可以解決了,只是大多數都要在較後的時間才建成,最初的幾年,輪候隊伍仍在。不過,10萬個私營房屋平均只等於每年1萬,而且是否有地,還是沒有多大把握,這便顯示了未來10年樓價仍會因供應不足而無法平穩下來。每年1萬個單位是甚麼概念?80年代的時候,每年新增的私營單位常有接近35,000,90年代也常接近3萬個單位,近年則長期短缺,有時連1萬個也沒有,歷年積累下來的短缺壓力頗大。香港人口沒有怎麼增長,甚至下降,但住戶數量卻每年增加,大約每10年上升10多個百分點。若沒有重大的經濟不景,未來10年樓價還是有上升壓力。
在土地長線供應方面,施政報告拋出了一個願景,便是把新界北區的3萬公頃土地連接起來,發展成一個有250萬人口及65萬份職位的地區。這個願景方向正確,其規模亦大。從前我在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中參與討論時,講來講去,都最多涉及不到3,300公頃的土地,現在卻突然說3萬公頃有望了,豈不震撼人心?我未見過詳細計劃,不知能否成事,但有4點可說。
融合大灣區可帶來更大商機
第一,在解決黑暴、立法會受到癱瘓時,這個發展大計一定會遇到重重阻力,但現時香港政治環境已變,成功的機率增加不少。第二,在新界北的山頭上或是在奔赴深圳灣的車上向北一看,可見深圳繁華的大都會氣象及香港這邊的荒涼,反差甚大,這不合經濟發展的邏輯。新界北區與世界有數的高科技中心就在近鄰,土地矜貴,但現在卻無有效使用,豈非浪費?第三,發展北區是融合大灣區的重要步驟,對港很具戰略意義。第四,資金不是問題,政府要負責的主要是基建。我素來不贊成政府花費太大,但只要投資的效益大於成本,這便是有利可圖的生意,就算要借錢也應投資。中國正在深圳及大灣區一帶打造世界頂尖的創新科技中心,而且已有成效,香港不趕緊配合此發展,為自己帶來更大商機,更待何時?
施政報告也提到明日大嶼的建設。我一向支持此議,香港土地昂貴,在有戰略性的地方填海製造土地,成本不低,但效益更大。明日大嶼的建設包含了快速可達中環的鐵路,對擴充香港商業及金融業務的容量大有好處。
政府需做實事倒逼地主起樓
新界北區及明日大嶼都是長遠項目,但卻可能起到倒逼今天的地主快點建造樓宇的作用。若將來有大量土地供應,今天坐擁土地不去發展豈不與自己腰包過不去?但是否能倒逼成功,卻需要一重要條件︰政府需有具體的實質行動去證明,這些大計不是空中樓閣,將會逐步推動。否則若人人認為這些只是吹水,哪會構成功壓力?
(編按:作者因事將停寫4周,11月12日復稿。)
轉載自: 晴報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