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3-03-29

沒有消費者就沒有通脹

  要消滅通脹,很簡單,用炸彈把全球人口減去一半,但要減的人口不是亞非拉的窮人。因為他們窮,推動不了通脹,物價貴了,他們會紮炮。那麼要減去的是哪些地區的人口呢?很明顯,是有錢去追買推動通脹物品的有錢人。

 

  如果要說得絕一些,就是全人類都死了,再沒有人去追買推動通脹的物品。就是貨棄其於地,再無人買嘢,通脹便不藥而癒。

 

  西方經濟學家費利民謂通脹是貨幣現象,貨幣供應多了,物價便升,就有通脹了。所以西方經濟學家認為要遏通脹,就靠加息。

 

  加息會使貨幣供應減少,消費者會惜金如玉,不敢消費,需求減少,物價便下,但真的嗎?

 

  香港的早餐由數年前的20元個,升至今時的30多元個,價升50%。但閣下可有不吃這個30多元的早餐,個別人會咬個7元、10元的麵包算了。但絕大部分的人,仍是照吃這個貴了50%的30多元早餐,為甚麼?

 

  (1)習慣了;(2)捱下囉,一邊罵娘,一邊抱娘。

 

  筆者早早已在公司焗養生粥,再加隻烚蛋,早早已把早餐錢壓縮在10元內。原因?窮嘛!你30元個早餐,有多少是交了租的呢?一方面話地主加租多,逼死民生,但另方面又曲綫貢獻地主,我能怎麼說?

 

  美儲局主席鮑威爾有沒有用焗養生粥來遏通脹?沒有,因為他是只認錢,不認供應的。

 

中國抗通脹靠多養豬

 

  十年前,中國的豬肉價貴,使通脹勁升,當時國家的統計師姚景源告知筆者中國是怎對付這個豬肉價貴所帶來的通脹:

 

(CNS資料圖片)

 

  (1)不是靠加息,因為加息不會使豬多長肉;

 

  (2)是靠:

 

  (A)為母豬打藍耳病疫苗,保證豬乸不死,才可生出一胎又一胎的小豬;

 

  (B)打疫苗還是不夠的,便出動豬乸保險,每豬乸保費68元,保險公司必要承保;

 

  (C)豬農有了這兩個政策扶助,就敢放手養豬乸,用1個月排隊打種,3個月懷孕,9個月豬仔便到290/295斤,可以上市;

 

  (D)在豬仔未可上市時,就發展其他副食品供應鏈,如水產、羊、雞、鵝、鴨等;

 

  (E)市民在豬肉青黃不接時,就以其他肉食來源提供蛋白質;

 

  (F)上次的豬通脹完結後,中央並不是危機隨便放手,而是再跟進,建豬工廠,把豬養在十幾層,以至二十多層的工廠內。這些工廠豬全集中管理,有空調、有醫生,每隔一段時間要自廠內趕出廠外去運動,承載他們的升降機據說是較航母上的運載飛機的升降機還大,因為豬多嘛(見下文──「美媒驚嘆:26層養豬樓」)。

 

  中國抗豬通脹靠多養豬,而不是靠加息。鮑威爾沒有像姚景源那樣去蹲點調研,了解問題的正確解決方法,光用加息,是想加到無人吃得起豬肉?消滅消費意慾,跟殺死消費者無甚分別。

 

  筆者在2022年7月15日為文:《美9.1% CPI是頂》(圖一)?今年6月,美CPI會越9.1%嗎?不會了。因為CPI是拿去年同期和上月對比,去年6月已使美CPI站上高台階,一比自然是下,你美儲局還要加息?

 

 

  今年1月19日,筆者文《美通脹與美息》(圖二),請看加息能遏下所示的物價嗎?(表和圖三)

 

 

 

 

  認錯啦,鮑鷹,不要再累街坊,和使銀行執笠了。

 

---------------------------------

 

美媒驚嘆:26層養豬樓

 

  湖北鄂州鄉郊地區早前建成兩棟26層高、完全用作養豬的大樓,不單在國內引起討論,連美國媒體也大開眼界,直言這簡直是用生產iPhone的方式養豬。

 

  兩棟養豬樓佔地面積約50畝,建築面積達80萬平方米。大樓每層都是一個獨立的養豬場,各樓層溫度、濕度等可自動調節,餵料、排糞等操作能通過自動化控制完成。樓內又另設有糞污環保及資源化綜合利用、飼料和營養餐實驗等配套設施。其中一棟大樓已投用,料每年出欄生豬120萬頭,生產豬肉10萬噸以上。

 

操作堪比iPhone生產線

 

  《紐約時報》周三(28日)用「中國26層養豬大樓:用生產iPhone的方式養豬」標題報道該新聞指,這棟與倫敦大笨鐘一樣高的大樓內,技術人員在類似NASA指揮中心的監控室內以高清攝像機看管豬隻。雖然名義上叫養豬場,但實際上它更像是為養豬而建的富士康工廠,操作精準度堪比iPhone生產線。

 

  報道分析了中國人食用豬肉的傳統、對豬肉的巨大需求,以及國內豬價升跌等問題,認為這兩棟大樓像是中國實現豬肉生產現代化雄心壯志的紀念碑。

 

  有美國養豬戶看到中國養豬樓的照片後,向《紐時》說不可思議,他們從不敢這樣做,但並非技術問題,而是風險太大。市場研究公司Global AgriTrends解釋,在單幢設施中同時飼養這麼多豬隻,讓防止疾病和污染變得更加困難。美國的大型豬肉生產商一般會將養殖場分散到不同地方,以降低生物安全風險。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更多缸邊隨筆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加息 #通脹 #豬肉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傾力救市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