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2-11-24

《經濟不停學》滯脹雖可怕,但非無法應對

  目前全球面對高通脹及低增長的局面,各國央行在履行支持經濟增長及穩定物價的責任時處於兩難—持續加息將令經濟受挫、衰退風險增加;不加息又恐通脹持續上升。上周聯儲局及英倫銀行皆宣布加息0.75厘,但加拿大央行在10月底宣布加息半厘,幅度較市場預期的0.75厘小,指標利率升至3.75厘;澳洲儲備銀行在111日議息後,連續第二次決定加息0.25厘,指標利率升至2.85厘。

 

主要經濟體呈高通脹低增長

 

  二十國(G20)之中的發達經濟體,通脹率最高是意大利,9月份達到11.9%,其次德國的10.4%,第三是英國的10.1%,隨後則是美國的8.2%;澳洲的7.3%及加拿大的6.9%。法國則是G20內的歐盟成員國之中最低,但亦達到6.2%。經濟表現方面,歐元區GDP已連續四個季度按季增長率低於1%,今年第三季僅增長0.2%,可謂已涉臨衰退邊緣。英國今年首兩季GDP僅按季增長0.7%0.2%,去年第三及第四季則分別按季增長1.8%1.6%。歐洲經濟龍頭德國,第三季GDP按季增長1.2%,日本第二季GDP按季1.6%,表現較佳是美國,今年經歷了首兩季收縮後,第三季GDP經年率化之後按季增長2.6%

 

供應短缺推高物價

 

  由此可見,發達經濟體已呈現滯脹雛形。世界銀行在20226月發布的《環球經濟預測》中警告,環球經濟增長急速放緩,加上同時面對數十年來最高的通脹率時,滯脹風險已經上升。「滯脹」(Stagflation)一詞是將stagnantinflation結合而成,是在1965年由英國政客Iain Macleod在上議院發表講話時提出。

 

  滯脹屬於成本推動型,並不常見,它的發生主要因為供應短缺造成物價急速上漲,但消費者的收入不會突然大幅增加,從而沒有足夠的金錢去花費,導致消費力下降。現時發達經濟體GDP之中,消費大多佔了七成甚至八成,消費力轉弱自然令GDP在一段時間內的增長下降,甚至萎縮。出口強勁能否抵銷這方面的負面影響?日本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就已經給出答案。

 

油價上升為主要因素

 

  油價上升是導致滯脹的典型例子。例如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2008年油價持續攀升亦造成一定程度的滯脹,最終更由美國次按危機引發全球性金融海嘯,其時美國通脹率最高達到5.6%,但美國今年6月份通脹達到9.1%,其後雖然持續下降,但10月份仍然高達8.2%。今次不但是油價上升所致,疫情導致更大範圍的物資短缺,加上勞動力不足令薪酬上升,但生產力下降。

 

  貨幣政策在許多時候是可以降低通脹(透過加息)或推動經濟增長(透過減息),但不可能同時解決通脹及經濟衰退問題!其中一個解決辦法是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因為油價上升是導致滯脹的主要原因,而真正要解問題是從供應面著手,例如增加生產。

 

中小企八招抗滯脹

 

  甲骨文旗下為中小企提供雲端服務的Oracle NetSuite,提出了8種途徑去解決目前的滯脹問題。第一是改進生產力。例如以軟件及機械進行自動化生產,同時減少員工數量;第二是尋找減少成本的方法,抵銷原料價格及薪酬上升。例如減少能源使用,或是否有方法改善供應鏈,減少航運成本;第三是價格評估。若然同行正在加價,你的企業亦可考慮加價。第四是提供高質量產品。這點非常容易理解,好的產品可以賣到更好的價錢,顧客亦樂於購買。

 

  第五是強化資產負債表。滯脹期間,收入沒有太大變化,但成本則持續上升。因此需要建立一個緩衝區以應對困境,故須維持最低的負債,若然利率正在上升,則考慮將浮息債務轉為定息債務。第六是加強應收帳及應付帳管理。首先是減少延期的應收帳,其次是要求供應商給予最長的付款期。第七是成為業主。在滯脹時期,租金可能會上升,但企業收入可能不會,如有額外資金,可考慮買入企業經營所在的物業。

 

  第八是成為收購的機會主義者。滯脹期間不少中小型企業破產,若你的企業安然無恙及有財政彈性,則可考慮討價還價進行收購合併。購買物業、設備、資產、品牌及技術員工。收購合併競爭對手可令兩家企業都可以減少營運開支、擴張至新市場,令產品及服務更加多元化。

 

撰文:經濟通資深市場分析師    鄭廣復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雙11感謝祭】雙重優惠、多買多賞► 了解詳情

更多經濟不停學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理財 #經濟不停學 #滯脹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