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6-08-18

貸款墜崖是貨幣政策之過?

  7月份全中國的銀行總共新借出4636億元,同比少增1.01億元,居民中長期貸款增加4773億。數據一公布,市場大嘩。銀行貸款再次出現斷崖式下跌,除了房貸外銀行業在7月份出現淨回籠狀況,這在歷史上極其罕見。

 

  7月通常是企業貸款的小月,承兌票據業務因為受到監管收縮而陷於停滯,去年巨額股市貸款又造成了一個龐大的基數,所以7月份數據有一定的失真,不可完全當真。但是這組數據的確反映出中國經濟目前的問題,值得探究。

 

  有效貸款需求才是問題。今年以來,雖然政策意向有過大的波動,中國人民銀行的總體政策口徑是偏鬆的,問題出在貸款市場,而不在央行政策。1)讓銀行有足夠信心放貸的項目愈來愈少。民營企業見不到盈利,國有企業和地方平台彌漫著不作為情緒,銀行找到高品質借貸客戶越來越難。2)經濟下行、產能過剩之下,銀行對實業投資尤其是製造業投資十分審慎,這是銀行的條件反射,是市場行為。這兩點的共同之處,就是借款需求萎縮,直接影響銀行貸款數據。

 

  其實近來人民銀行做了很多事情,只是政策重點放在流動性管理上,而非傳統的利率、準備金率管理上。例如,債市利率持續大幅下降,近期發債的利率水準已經低過銀行貸款利率,大型國企的資金成本大幅下降,甚至民企集資的利率也不像三年前那麼瘋狂了。同時央行的貨幣政策,愈來愈受到匯率的掣肘,象徵意義大一點的利率、存準率一動便可能觸發本幣貶值壓力,加速資本外逃。所以央行著重流動性的數量管理多過資金價格管理。

 

  但是這些並不能解開實體經濟中困局的核心--投資意欲低下。經濟活動不景,借貸需求自然弱,央行再灌水,也是流向金融資產,而非實體經濟,不僅幫不上經濟的忙,反而在製造潛在的金融風險。發改委某部門建議「擇機進一步實施降息降準,在筆者看來,是官員們的傳統思維模式,卻非刺激投資的良方。

 

  本屆政府的經濟政策始終以貨幣政策作主打,財政擴張幾乎消失,國企改革雷聲大雨點小,鋼鐵廠關了沒有三個月又開工了,新型城鎮化已經不提了,政策舞台上來來回回都是中國人民銀行的舞姿。在經濟下行周期中實施逆周期貨幣政策無可厚非,但是政策擴張的乘數效應日漸低下,對實體經濟説明不大。7月信貸數據反映出的正是這種尷尬--企業和銀行對貸款都沒有積極性,剩下央行用盡洪荒之力。讓中國經濟重新走上自主擴張之路,必須重新燃起民間投資熱情,在於開放利潤頗豐的高端服務業,在於允許不同背景企業在競爭中成長。有了新的投資標的,借款需求自然產生。

 

  本文原載於今周刊,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更多陶冬天下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中國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傾力救市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