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6-12-28

經濟企穩,改革還遠嗎—2017年中國經濟展望

  2016年的中國金融市場,始於一場股災,終於一場債災,間中人民幣匯率還有幾次頗大的波動,人民幣利率在第四季度開始攀升。不能不說,這是意外橫生的一年。

 

  意外,顧名思義就是意料之外的事件,其實有其內在規律。當政策繃得太緊之時,當投機過於熾熱之時,當估值大幅偏離基本面之時,往往一個小的事件可以觸發資產價格的極端波動。此時此刻,中國經濟和市場便處在這樣的環境中,2017年也面臨著同樣的風險。

 

  與2016年相比,中國還有幾個重要的新特徵。

 

  第一,2017年是中國共產黨十九大換屆之年。中國領導人在過往有一代兩屆的習慣,不過這次中期換屆的人事變動可能大過以往。在政治交接之際,維穩大過天,除非意外的大事件發生,政策上不主動做大的調整一般是慣例。換屆,可能對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匯率政策、風險管理模式均帶來影響。

 

  第二,貨幣流動性收縮已經開始。中國人民銀行的政策利率沒有出現變化,但是從任何意義上講,貨幣環境已經開始趨緊,這與國際大環境是同步的,也符合控制過度金融投機的國內政策需要。資金市場流動性緊繃、債市融資暫時斷流的情況不會全年持續下去,但是貨幣政策悄然收緊卻是一個新趨勢。

 

  第三,財政政策處於兩難狀況。2016年下半年起,政策性銀行主動出擊,公共開支力度明顯加強,基建設備訂單上升,原材料價格反彈,這是經濟企穩的主要原因。但是企業稅負沉重,民企不願投資也是不爭的事實。中國的財政刺激全是政府花錢,與減輕企業負擔有些「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之感。

 

  第四,「房子是用來住的」。是乃住房政策思路上的一次重大改變。這些年來住房被視為拉動經濟的增長引擎,住宅的金融屬性超過居住屬性,成為資金入市的主要原因。天量的流動性和缺少其他投資管道,助長了房市的炒作,並形成惡性循環。讓住宅回歸居住屬性,意味著政策上不再暗地助長房市炒作,對過熱城市實施必要限制趨向常態化。

 

  第五,人民幣貶值預期構成政策掣肘。2015年8月開始的幾次貶值,徹底改變了國人對人民幣匯率單邊升值的預期,資金出走成為2016年中國經濟的一大故事。資金外流不僅迅速消耗外匯儲備,更吞噬了貨幣政策的運作空間,還進一步降低了企業投資的積極性。人民幣匯率何去何從,對2017年的經濟狀況有直接的影響。

 

  最後,中美關係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特朗普在競選中揚言對中國產品施以懲罰性關稅,並標籤中國為匯率操縱國。特朗普當選總統後的言行及在經濟部門首腦的選擇上顯示,他的確有將競選承諾付諸實施的打算,只是暫時不清楚會走多遠。美國是中國最大的交易夥伴,特朗普對華政策對中國經濟有直接重要的影響。

 

  在這種大的政策環境下,中國經濟在2017年會如何前行?

 

  首先,經濟已經有明顯的企穩跡象。以PPP為特色的投資勢頭已經形成,基礎設施投資再次成為引領增長的主引擎。同時,房地產新開工項目增加,對經濟產生乘數效應。消費穩定,汽車銷售大幅反彈。以原材料為首的上游產品價格大幅回升,並刺激物價的全面上揚,通貨膨脹概念久違地重現。筆者不排除2017年上半年GDP增長達到7%的可能,CPI明顯突破3%應無懸念。

 

  經濟增長短期來看已經企穩,為改革提供了一個近年罕見的視窗期。高層在思路上似乎也放棄了不惜代價保增長的政策傳統,這些對於推動改革進程都是正面的。中國經濟要想回到自主可持續增長,必須打破國企壟斷,必須降低企業營商成本,以此重新燃起民企的投資積極性。自從十八屆三中全會,改革呼聲很高,但是實施效果並不理想,利益所在使然,各級官員不作為使然。2017年能否真正讓改革邁開步子,唯有時間可以給出答案。

 

  中國經濟為了維持一定的增長速度,經濟槓桿越壓越高,金融在經濟中的占比迅速上升,甚至遠遠超過了發達國家的水準。從地方政府到國有企業,從開發商到金融機構,資金借貸比率十分高,中間還有許多灰色地帶、違規行為。近期的房地產熱,還將高槓桿傾向傳染給了部分買房人。高槓桿永遠是一個金融風險,在資金成本突升的時候其風險度更被放大。筆者認為,2017年便是這樣一個資金環境,信用違約事件應該有明顯的上升,如何控制系統風險,成為監管當局的一大考驗,也是所有市場參與者必須認真對待的。

 

  風險上升,不代表機會不存在。筆者認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在2017年穩中帶升。無論從人口結構還是從承受能力看,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存在著估值過高的問題,三四線城市更面臨巨大的庫存壓力。但是今天支撐房市的不是居住屬性,而是金融屬性,房子是一種金融產品,是受到流動性熱捧的投資品。對於房價暴升的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地方政府通過限購限貸加以遏制。筆者認為北京並非想打死房市,而是試圖以滾動式調控將熱錢逐步引導向三四線城市,為「去庫存」服務。

 

  房地產金融屬性的邏輯,應該適用於2017年的股市。如果中國人民銀行能夠維持目前的流動性,資金流入房市速度趨緩,流向海外管道不暢,則股市有得一升。經濟企穩、盈利回升、通脹顯現,均可能成為股市走好的催化劑。筆者認為,市場目前的最大敵人是風險溢價。當然,靠流動性驅動的市場必然波動。

 

  中國經濟的消費結構,近年出現了重大的變化。服務業消費的占比迅速提高,個性化、體驗式消費成為新的消費增長點。這是今後經濟增長的趨勢,也是供應端必須迅速適應的結構性變化。與此同時,以IT行業為代表的產業升級換代勢頭十分迅猛,有些領域已經有引領世界潮流的態勢。筆者對中國經濟轉型不悲觀,只是這個過程需要時間,間中不排除週期性的回落和金融去槓桿。另外,民企的參與度將決定下一個週期的增長潛力。

 

  2016年人民幣匯率一貶再貶,牽動著尋常百姓的心。近月其實不是人民幣貶值,而是美元升值。特朗普通貨膨脹故事和美國聯儲加息行動,觸發了美元飆升,人民幣隨同其他貨幣走軟。筆者相信美元強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人民幣兌美元依然處在緩慢貶值的軌道上。不過,中國經濟對歐洲、日本經濟的相對基本面,於2017年則在改善之中,中國政府在維穩心態下也未必主動製造大幅度的貶值。筆者預言人民幣對一攬子貨幣在2017年穩中略降。

 

  中美關係,是2017年的一個突出不確定因素。中美經貿關係早已融合在一起,硬要制裁中國產品,最終受到傷害的不僅是中國的出口企業,還有美國的消費者,何況中國也有不少反擊手段。在此邏輯下,一般的結論是特朗普上任後會對中國產品和匯率作出象徵性的懲罰,隨後兩國領導人在鬥爭和磨合中彼此瞭解,經貿關係逐步穩定。不過用精英的邏輯來推斷特朗普的行為,在過去並不成功。

 

  綜上所述,筆者預測中國經濟在2017年相對穩定,結構改革和中美關係乃兩大看點,樓市穩定,股市看升,信用風險上揚,匯率穩中走貶。由於流動性和貨幣政策處在極端狀態,市場大幅波動估計難以避免。

 

  本文原載於經濟通,為個人意見,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

更多陶冬天下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人民幣 #買樓 #股票 #理財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