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走過大坑小城,細味過元朗故事,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主辦的「城中藝遊」計劃今日隆重推出全新藝遊路線「大步川流」,於2025年4月10日至5月5日期間為香港市民及旅客帶來一趟徜徉大埔林村河與吐露港之間的藝文旅程,各項活動即日開始接受公眾報名。
「大步川流」由「藝術到家」策劃,四位藝術家何遠良、何燕兒、姚俊樺以及陳庭分別透過不同媒介探索大埔的故事,創作出四組「期間限定」作品於大埔藝術中心及廣福橋展示。四位藝術家並會聯同多個合作伙伴舉辦一系列的藝遊體驗活動,邀請大家走入大埔,探索這片川流之地。
喚醒五感 藝探大埔
自大帽山群巒開始,小溪匯聚成林村河,不分晝夜地流經樹林,滋養花鳥蟲魚。蜿蜒10公里的林村河在下游流到古稱「大步」的地方,年月過去,「大步」易名為「大埔」。林村河的面貌即使經歷幾番變改,仍是大埔區內一抹獨特的日常風景,滋養著區內的生態系統之餘,更塑造出一種大埔獨特的生活模式。林村河不僅是一抹流動的河流風景,更是一本水氣氤氳的社區誌,將我們的生活與自然緊密相繫。
香港藝術發展局副主席楊偉誠教授在今日的開幕禮上說,大埔是一個人文情懷濃厚並充滿生命力的社區。「大步川流」希望透過本港藝術家的在地創作,讓香港巿民和遊客可以用嶄新的視角去認識大埔社區,親身走入大埔感受這裡自然與文化的聯繫。
「大步川流」的四組藝術作品將社區脈絡與生態環境結合,邀請大家打開感官,探索大埔的獨特性。何遠良的裝置《珊瑚走上岸》以吐露港珊瑚為主題,將色彩鮮豔的充氣珊瑚帶入大埔藝術中心,重現吐露港水底的生命力和美麗。何燕兒的社區小誌《跟住老友大步走》從六位老街坊的個人成長故事出發,帶領大眾探索該區獨特的歷史軌跡。姚俊樺的陶藝作品《寂靜的風水林》將守護村落的風水林帶入大埔社區,喚醒街坊對於昔日與自然緊密依存的情懷。陳庭的聲影裝置《白日夢觀鳥屋》以林村的生活體驗為主題,帶出萬物有靈的省思。
期間限定活動 與大埔再相遇
除了四組藝術品外,藝術家更與大埔交通、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珊瑚學院、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香港觀鳥會及Locobike等不同伙伴合作,帶來一系列延伸活動,包括藝術工作坊、劇場、生態藝術導賞團、口述歷史導賞團、單車導賞團等。參加者除了可以在是次計劃的「基地」大埔藝術中心參與活動外,更可以到訪寨乪一帶河溪、林村、大埔市中心各處(包括梅樹坑、廣福橋、鷺鳥林、大埔海濱公園)等地,親身體驗大埔的人文風情與生態環境。
計劃亦推出「你是哪種『旅型人』?」心理測驗(連結:shorturl.at/bP6vB),邀請大家發掘自己的旅遊類型人格,安排一趟專屬藝遊旅程。完成測驗後在社交媒體分享測試結果,更可換領限量紀念品,將大埔的美好帶回家。
「大步川流」第一輪活動(2025年4月10日至21日的活動)現已接受報名,第二輪活動(2025年4月22日至5月5日的活動)亦將於2025年4月16日開放予公眾報名參加。名額有限,報名從速(登記連結:popticket.hk/event/flow-with-tai-po)。
誠邀你一起從藝術出發,大步走近一條與我們同呼同吸的記憶之河——林村河,再探大埔。
何遠良藝術作品
《珊瑚走上岸》
曾經,珊瑚礁在吐露港茁壯成長。然而,城市發展改變了大埔的海岸線和海洋生態系統,吐露港的珊瑚黯然褪色,逐漸被遺忘。
藝術家何遠良以吐露港珊瑚為題,創作出《珊瑚走上岸》巨型裝置。這大型充氣珊瑚色彩鮮豔,重現從前吐露港水底的生命力和美麗。作品同時邀請觀眾參與有關可持續發展及環境保護的討論,積極保護珍貴的自然環境。
地點:大埔藝術中心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何遠良《珊瑚走上岸》延伸活動
1.《珊瑚再現》迷你充氣珊瑚工作坊及海下灣珊瑚導賞團
吐露港一帶的海域曾是多種本地珊瑚的重要棲息地,然而隨著城市發展,海底珊瑚的數量驟減。
活動分兩部分:
(a) 工作坊教導參加者創作珊瑚充氣裝置,還原一片斑爛的海洋風景。
(b) 導賞團帶領參加者前往西貢海域,親身觀賞難得一見的珊瑚面貌。
2.《珊瑚再現》迷你充氣珊瑚工作坊
氣候變化令珊瑚白熱化問題日趨嚴重,本地的珊瑚逐漸消失。工作坊讓參加者動手創作珊瑚充氣裝置,以彩繪形式為白化的珊瑚重新添上色彩,還原一片斑爛的海洋風景。
3.「吐露港珊瑚修復探索之旅」講座
說起香港的珊瑚,你第一時間會想起哪裡?海下灣?東平洲?你有沒有想過,原來吐露港也曾是一片珊瑚海。
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珊瑚學院近年一直致力修復吐露港退化的珊瑚群落,希望令海港重現生機。到底珊瑚可以怎樣修復?我們又如何出一分力?珊瑚學院研究人員將於講座為大家一一道來,既談本港珊瑚生態的現況及其面臨的威脅,也分享保育路上的苦與樂。
何燕兒藝術作品
《跟住老友大步走》
從前大埔的水上人是何時「上岸」?你可曾試過在吐露港游水摸蜆?這本小誌有如一本互動指南,帶領所有讀者 -- 不論是「大埔人」或「區外人」,從六位大埔老街坊的個人成長故事出發,透過他們的視角重新認識大埔。
藝術家何燕兒在大埔出生、成長,時至今日仍然是大埔街坊。何燕兒與六位大埔老街坊傾談,細聽他們在這個社區的生活痕跡,發現各人的記憶均與林村河有關。何燕兒將六位大埔老友的回憶集結成小誌,呈現出大埔在不同時期的面貌。
地點:大埔藝術中心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何燕兒《跟住老友大步走》延伸活動
1.《跟住老友大步走》小誌發布會
藝術家何燕兒走訪大埔區內多個地方,與六位老街坊深入對談,以他們的故事為基礎,創作出一份《跟住老友大步走》小誌。何燕兒將在發布會上與大家一起品茶閒聊,介紹作品的背景與起源,並分享創作過程中以及訪問期間所發生的難忘故事。其中一位大埔老友徐先生亦會現身發布會,暢談他昔日作為水上人的大埔回憶。
2.《跟住老友大步走》口述歷史導賞團
從熙來攘往的富善街街市出發,沿著漫長的廣福道,走到海邊的大王爺廟 -- 藝術家何燕兒走訪大埔區內多個地方,與六位老街坊深入對談,以他們的故事為基礎,創作出一份關於大埔社區的小誌。何燕兒與大埔老友將帶領參加者重遊她的小誌創作路線,深入介紹六位受訪者在這個社區的回憶,體驗那段獨特的歷史軌跡。
姚俊樺藝術作品
《寂靜的風水林》
樹木與人從前有著緊密的關係。大埔有多條村落都被風水林環抱,為林村河提供水源,同時亦具守護村落的象徵意義。風水林還有缓和颱風的影響、遮擋陽光的實際作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村落人去樓空,風水林亦變得寂靜。
藝術家姚俊樺以社山風水林及其樹種為題,拓印出一系列陶泥作品在廣福橋上展示。廣福橋是大埔居民休憩和主要通道,姚俊樺的作品有如將風水林重新帶入社區,繼續為大埔居民遮風擋雨。
地點:大埔廣福橋
姚俊樺《寂靜的風水林》延伸活動
1.《重塑形態》陶泥杯墊工作坊及河溪生態導賞團
林村河孕育了豐富而多樣的河溪生態。藝術家姚俊樺與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生態導賞員一同走入林村河的上游,帶領參加者探索這片水域的生態奧秘,尋找各種河溪生物的足跡。參加者亦將以河溪生物為靈感,利用撿拾的自然材料在陶泥上拓印,創作屬於自己的獨特生態杯墊。
2. 河溪生態導賞團及《大步川流》作品導賞
活動分為兩部分: -
(a) 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導賞員將先帶領參加者到林村河考察河溪的生態,認識這片水域的特色。
(b)
《大步川流》作品導賞,介紹藝術家姚俊樺、何遠良、陳庭及何燕兒的創作理念和故事。(自由參與)。
陳庭藝術作品
《白日夢觀鳥屋》
一般的觀鳥屋都設有望遠鏡,方便訪客觀察既遠且近的雀鳥及其周遭的生態環境。《白日夢觀鳥屋》是一間與別不同的小木屋,它是一所「期間限定」的迷你放映室,為觀眾帶來一齣以城鄉生活、萬物有靈為題的半劇情半紀錄藝術實驗電影。
藝術家陳庭在大埔林村居住,她以在林村的生活體驗為出發點,創作出《白日夢觀鳥屋》聲影裝置。作品圍繞人類與雀鳥共存的世界,帶領觀眾省思人和自然的關係。
地點:大埔藝術中心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陳庭《白日夢觀鳥屋》延伸活動
1.《一日林村人》觀鳥及社區導賞團
對林村人而言,林村不僅只是許願樹的所在地,更是美好的家園。我們誠邀各位成為「一日林村人」,在香港觀鳥會導賞員的帶領下尋找雀鳥的踪影,沿著河邊喚醒五感,細賞林村的生物多樣性。參加者亦會造訪陳庭的工作室,在頌鉢聲中沉澱心靈,並在品茗之際,與藝術家閒談日常,感受林村生活的點滴魅力。
2.《白日夢觀鳥屋》劇場
一名香港都市人如常地過著煩囂的生活,突然聽到一些來自遠方郊外的聲音。松鼠般的聲音似乎召喚這位都市人,帶領她發一場白日夢⋯⋯
這是一場由《白日夢觀鳥屋》引伸而出的實驗劇場。藝術家陳庭與粵劇專家李子蕊將在現場表演,帶領觀眾進入一場引人入勝的夢境。李子蕊化身旦角,以粵曲吟唱,巧妙地呼應林村的自然景象及雀鳥的聲音。陳庭則運用在林村尋獲的各類材料,創作出實驗樂器,以獨特的音樂節奏為其唱戲伴奏。
「大步川流」公眾活動報名詳情
第一輪
活動日期:2025年4月10日至21日
報名開放日期:2025年4月2日
第二輪
活動日期:2025年4月22日至5月5日
報名開放日期:2025年4月16日
登記連結:popticket.hk/event/flow-with-tai-po
《從河向海》單車導賞團
出發!社區團體「大埔交通」的街坊導賞員將帶領參加者一同踏上單車之旅,沿著林村河,逐站了解大埔街坊的日常生活。透過街坊的視角,參加者將重新觀察大埔,感受這個依山傍水、面向大海的社區的獨特魅力。
路線:大埔藝術中心 → 梅樹坑 → 廣福橋 → 太和橋 → 鷺鳥林 →大埔海濱公園
從河向海的單車藝遊路線
社區團體「大埔交通」聯同Locobike推出特定單車藝遊路線。路線涵蓋「大步川流」的四組藝術作品,以及大埔的社區風景和歷史文化故事。公眾可以按自己的節奏探索大埔,深入了解這片川流之地。
「大步川流」資訊站
活動期間,資訊站將每日開放,供訪客換領紀念品。資訊站亦有活動大使為訪客介紹計劃內容。
開放日期:2025年4月10日至5月5日
開放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地點:大埔藝術中心(近大埔超級城與太和路轉角處)
「大步川流」心理測驗:你是哪種「旅型人」?
你知道自己屬於哪種旅遊類型人格嗎?回答幾條簡單問題,即可了解和你的喜好匹配的「城中藝遊:大步川流」活動及路線。誠邀大家依照測驗結果,安排一趟專屬你的藝遊旅程。於社交媒體分享測試結果,即可參與「大步勁抽」,領取「大步川流」限量紀念品。
心理測驗連結:shorturl.at/bP6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