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5/2014
《香港仔》困局、問號、呼吸
彭浩翔今回文藝一番,不走低俗路線,講一個過度壓抑的家庭故事。兩地觀眾對此片反應不一,挾著「香港仔」之名,香港觀眾關注電影有多本土;至於內地觀眾,則因為要抵制杜汶澤,彭導亦堅持不剪他的戲份,因此入場意欲極低。不過,老老實實,為了這個原因而刪了他的戲份,很無聊,而且對整部電影的觀感會大大扣分。
電影描述一家人,各懷心事,老豆吳孟達不知何時起和子女關係疏離、女兒楊千嬅覺得其母親把她恨之入骨,連燒給母親的衣包都被退回來;老公曾志偉平平無奇,一邊和護士仔打得火熱,一邊又迷失方向;兒子古天樂一直嫌女兒醜,覺得她並非自己親生,又因不滿老豆新情人,令一家人的關係更差;其老婆則在星途中浮浮沉沉而困惑;他們的女兒卻默默承受著大人們的壓力。
困局不斷
電影強調困局,除了小女兒外,屬自己把自己推向絕望的狀態,強調內心世界,每個角色洩氣的表情令人印象深刻及觸動人心,其中吳孟達和吳家麗隔著玻璃背對背坐著的落寞情景更顯淒美。為了凸顯困局,電影花了大部分的時間去描述,唯困局太多,著墨不多,令角色的塑造更不立體,正如我所記得的楊千嬅,只是一個怨婦,古天樂只是一個有型而自找煩惱的人等。
另一方面,困局與困局之間,只用同為一家人去串連關係,運用多個意象,令不習慣鬆散結構的觀眾摸不著頭腦,有沉悶同「你做乜」的感覺。這種的表述手法卻令我想起彭導前作的《出埃及記》,而靈異元素和變色龍小青踩爛街道的場景,為沉悶的氣氛帶來一點生氣。
沉悶是必須
電影是很悶,但看到最後,才發現悶是必須。與其說這是關乎一家人的故事或充滿政治暗喻的故事,倒不如說是每個人對問題的執著和迷惘,大人們選擇隱藏,小朋友選擇默默迎合並發問。相同之處,大家都抱有問號,都期望著一個答案,一個解脫,然而,結局沒有把問題解決,只是把問題的嚴重性降低。
馬路和路牌是電影重要的符號。曾志偉對護士仔講,「點解會有個牌話畀你知,可以去所有的目的地?」在真正的道路駕駛裏,這個牌能讓你帶你到不同的地方,然而,在人生的道路上,稍為感到迷惘的人,這路牌並非是一個良好的地圖,因為這看似是所有道路都去到,因實際你甚麼地方都去不到,選擇代表放棄,甚麼都覺得好,最終甚麼地方都去不到。
然而,現實是,沒有人能清晰地告訴你的目的地,電影給了一個答案,就是「吸氣、忍住、呼氣」的定律,很具妥協的意味。然後,聽到黃耀明唱的電影主題曲《目的地》,其中一句歌詞是這樣:「人山中掙扎,人海中搜索」。妥協可能只是一時,但請不忘在自己的人生海海中,尋找自己,走一條自己認為是了不起的路,共勉之。
偽文青推薦指數: ★★☆☆☆ (沉悶是必須的)
電影預告片:
【你點睇?】《施政報告》提出醫療改革,盧寵茂表示日後普通科門診擬只接受弱勢群體,你是否支持?►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