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2019
踏入高費呂韋國家公園,感受梵高與大自然同在的氣息
也許在梵高短暫的一生中,並不曾踏足過高費呂韋國家公園(Nationaal Park De Hoge Veluwe)這片土地,但有趣的是,這裏如今被譽為 “梵高的第二個家”。這片荷蘭境內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人們更願意稱之為“梵高國家森林公園”。如果您是梵高迷,克勒勒—米勒博物館(Kröller-Müller Museum)便不容錯過,她隱藏在荷蘭腹地這片廣袤大自然中,而且因擁有世界第二大梵高作品珍藏而聞名于世。
當初商人安東先生(Anton Kröller-Müller)買下現址作為私人狩獵莊園,皆因這裏是各類名貴珍稀動植物的棲息地。如果說安東先生在選址上目光獨到,那麼夫人海倫( Helene Kröller-Müller)作為一位藝術收藏家,則因在當年梵高畫作還是寂寂無聞時,大手收進他的九十幅油畫和近兩百幅素描作品而傳為佳話。在梵高一幅未完成的作品都被推崇備致的當今,海倫夫人精準獨到的眼光和過人膽識,與梵高的作品和人生同樣驚世駭俗。海倫的收藏並不止於梵高的繪畫,更有與梵高同時代的畫家如塞尚、馬奈、畢沙羅、高更等,這些作品與梵高作縱向和橫向的對比,交相輝映。
海倫夫婦畢生收藏了近11500件雕塑、繪畫等藝術品,成為二十世紀私人藏品最多的收藏家之一,並在森林公園內興建了Kröller-Müller 美術館用於展示收藏。美術館的建築就在公園盡頭,長年展出“梵高與同時代的藝術家”主題展。50 多件梵高作品,從荷蘭時期到巴黎,再到南法的創作高峰期,梵高的蛻變在同一空間一一呈現。身處這樣一個隱藏在林木蔥蘢中的藝術寶庫,沉醉在自然與藝術共融的境界中。
緩緩走過《阿尓的吊橋》,梵高的調色板變得更加明亮,更加大膽。“藍天烘托霞,一輛小馬車經過,水也是藍的,橙色的河岸上長滿綠草,還有一群穿著亞麻布罩衫、戴彩色帽的洗衣婦”( 1888 年3 月寫給兄弟提奧的信)。
《悲傷中的老人》,僅僅運用了人物的肢體語言來描述出兩個字:“絕望”。這幅畫被解讀成藝術家荒涼和寂寞的終極詮釋,沒有任何其他形象可以表現出梵高的这种感觉。親愛的梵高, 人们都明白你清醒時有多麼痛苦,你多麼想解放這一切絕望的感覺。
《星夜的咖啡館》,於1888年9月在法國普羅旺斯的阿爾勒所繪。梵高運用了獨特的暖色調及透視法,將原本并非黃色的房子渲染成了具宗教感的“黃屋”,用色彩的獨特效果表現狂熱的內心感情。這是梵高第一幅有星空背景的畫作, 繁星點點的夜裏,燈火通明的黃色咖啡館,既溫暖又療癒。
《鄉村道路與柏樹》。這幅畫在1890年3月展出時,罕見地得到梵高的歡喜冤家 — 高更的讚譽。柏樹是梵高喜歡表現的主題,在這幅作品中,他的筆觸狂放不羈,天空的光葷似漩渦又像煙火,視角奇怪扭曲的村道和曠野。在“觀看”的此時此刻,我們關注的已經不再是梵高的表達是否與“現實”相符,而是畫家狂野變形的情感和內心世界。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