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2020Text: 阿澄
做自己,先要愛自己!跨性別人士的告白:「母親的離開令我做回自己。」
「做自己」這三個字曾經經常在筆者生活中出現,很多不同界別的人都公開鼓勵大家要「做自己」,到後來甚至變質了,連不理會他人感受也是做自己的一種,所以我也挺抗拒「做自己」。
直到加拿大演員Elliot Page 宣佈自己是跨性別人士,令我再反思一次「做自己」這個題目。
他公開信中提到:「我無法表達,當我終於愛上自己,去追求真實自我時,我的感覺有多好,我一直受到很多跨性別人士的激勵,感謝你們的勇氣與慷慨,你們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包容與富有同情心而不懈努力。」
Elliot Page能夠不理外界眼光,更早在19歲的時候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性取向,擁抱真實的自己固然是幸運,但很多跨性別人士或同性戀者就未必有勇氣向最親密的人出櫃,所說的是筆者的一個舊同事。
他是一個魁梧的混血兒,香港出生,小學畢業後就到外國生活,近年才回港工作。他一直和思想傳統的母親同住,生活上很多大大小小的事都受母親管制,小至不准早上洗頭,大至交女朋友也要管。他曾經和變性的女生交往過,但因母親反對而離離合合多年,最終也分開。
這些事都令他十分受壓抑,甚至出現抑鬱症狀,因為他知道自己想要些甚麼、喜歡甚麼人,但因為母親,就是不能做。
直到早半年,不知是好是壞,他母親突然患上重病,很快就過身了。他雖然傷心,但更多的是解脫。他寫了一封很長的信給身邊的朋友們,算是「出櫃」的告白,表明會朝變性方向追求真實的自己。看到他的告白信後,筆者也深受感動,一來很多謝他相信我、把我當朋友;二來是衷心地覺得他很勇敢,畢竟要承認自己與大眾不同是很需要勇氣。
現在他每個月都會拍照紀錄蛻變中的自己,並籌備影片和大家分享他的心路歷程,希望鼓勵同路人,做到真正的自己。
其實做自己,不就是愛自己嗎?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