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4
歐洲版的台海式危機
世界上最年輕國家之一的科索沃,這個仍未被聯合國所有成員承認的歐洲巴爾幹半島小國,今年以來再度陷入嚴重動盪狀態,上周還險些與前宗主國塞爾維亞爆發戰爭。塞爾維亞大軍壓境,儼如俄烏戰前的翻版,歐盟大為緊張,惟恐歐洲將發生第二場戰役。不過,有人認為這更活像歐洲版的台海式危機,台灣媒體大肆報道。
自2008年科索沃從塞爾維亞獨立出來後,塞爾維亞至今未有承認其獨立地位,一直認為科索沃是塞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過去15年來後者用盡所有方法阻止前者加入任何國際組織,而中國、俄羅斯和歐洲好些國家包括希臘、西班牙、羅馬尼亞、塞浦路斯也拒絕承認科索沃,原來連烏克蘭亦在這個行列之中。無他,這些國家在她們自家境內正面對不同程度的分離主義挑戰。
塞爾維亞和科索沃之對台海兩岸有相類似處境,但也有明顯不同的地方。科索沃百多萬人口中,有90%是信奉伊斯蘭教的阿爾巴尼亞裔族群,塞爾維亞族乃是信奉東正教的南斯拉夫族,兩個不同信仰和種族的人群聚居在科索沃,而且阿族人佔大多數,那為何塞國指科索沃是他們的神聖領土呢?這實在是歷史遺留下來又難以解决的問題。
事實上,巴爾幹半島本就是不同宗教不同族群的聚居地,歷史上曾發生無數次衝突,因此有歐洲火藥庫之稱。不過,古代的科索沃確是南斯拉夫族的活動範圍,亦是塞爾維亞族祖先的發源地,從該地的歷史文化痕跡可見,特別是塞族祖先所建的壯麗東正教教堂建築,成為塞族人不可侵犯的聖地。
到了中世紀,巴爾幹半島落入伊斯蘭的奧圖曼帝國手中,阿爾巴尼亞族慢慢遷到科索沃,但在廿世紀初經過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後,奥圖曼勢力大為削弱,他們拱手把科索沃歸還給塞爾維亞,未幾塞族和鄰近南斯拉夫族共同創建南斯拉夫王國,二戰後改為以社會主義為主的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當時的科索沃不是個聯邦加盟國,而只是塞爾維亞屬下一個自治省。
不過在二戰時,法西斯的意大利強行把科索沃劃歸阿爾巴尼亞,而阿爾巴尼亞由此產生大阿爾巴尼亞美夢,更多阿族人湧入科索沃,他們又稱該地為阿族的「聖地」。二戰後,即使科索沃又回到塞爾維亞懷抱,但阿族人已帶著建國夢,自此與塞族對抗。
自南斯拉夫解體後,科索沃阿族居民的獨立聲音更強,兩族鬥過不可開交,互相指責對方進行打壓滅族,直到1998至99年,科索沃終爆內戰,美歐指控塞爾維亞種族清洗阿族人,結果首次以「人道干預」之名,北約大舉轟炸塞爾維亞,並指時任塞國總統米洛舍維奇為屠夫,後被國際法庭正法。
當時我趕赴當地踏出自己記者生涯第一次的戰爭採訪,在馬其頓最大的阿族難民營訪問了不少從科索沃逃出來的阿族人,他們均異口同聲表示奇怪,對伊斯蘭不友好的歐美國家,為何就科索沃問題竟站在阿族穆斯林這一邊?西方的「義舉」背後當然有其地缘政治的考量。
塞爾維亞一直拒承認科索沃的獨立地位,令佔科索沃九成人口的阿爾巴尼亞族人不滿。(AP)
在中國和俄羅斯眼中,她們認為北約真正目的是要碎片化巴爾幹半島,當肢解了南斯拉夫這個社會主義聯邦眼中釘後,再進一步瓦解當時塞爾維亞和黑山組成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該聯盟國與俄羅斯和中國有緊密關係,北約便企圖借此摧毁這兩個不友好國家在該地區的最後立足點。還記得北約轟炸了駐貝爾格萊德的中國大使館嗎?背後故事耐人尋味。
其後美英法等北約國家更協助科索沃獨立,並開展邦交。現在於科索沃首都可看見一座克林頓銅像,以表達當地阿族人對美國的感激之情,科索沃遂成為一個非常親美的巴爾幹之地。台灣有綠營人士認為寶島不可疑美,這點和科索沃非常相似。
可是,今次塞爾維亞與科索沃起衝突,後者的西方盟友包括美國,竟罕見地譴責科索沃政府,促請她停止挑釁行動。事源於今年4月,科索沃舉行地方選舉,聚居北部的塞族人杯葛選舉,令到有阿族市長進駐當地市政府就職,塞族人大規模抗議,塞爾維亞即加派邊境軍隊,美國和歐盟恐發生另一場俄烏式戰爭,立刻叫停。
過去15年美歐努力拉攏塞爾維亞和科索沃達成和平共處、互通往來的協議,塞國基於欲加入歐盟而進行了一些妥協,但後來以民族主義見稱的塞國總統武契奇和中俄關係愈見緊密,而且還成為中國「一帶一路」的堅實夥伴,有中國作後盾,武契奇開始對歐盟又不賣帳,令塞爾維亞和科索沃之間的矛盾不僅未能解决,並且再度升級,使得歐洲今次屋漏兼逢連夜雨。
樂本健【雙11感謝祭】雙重優惠、多買多賞►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