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14/08/2017

極需改革的公營醫療服務

  • 葉劉淑儀

    葉劉淑儀

    葉劉淑儀(Regina Ip),本屆政府行政會議召集人、立法會直選議員,新民黨主席。1975年加入香港政府,其後晉升至保安局局長,於2003年離職。她從美國進修回港後,在2006年7月成立「匯賢智庫」、2011年創立「新民黨」,並擔任黨主席;並於2015年成立「海上絲綢協會」,擔任聯席主席,致力為香港社會服務。

    葉劉的地球儀

   上周一(7日)「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 的結果正式公布,今年48502名申請人中,有17675人獲9間有參加聯招的大學學士學位課程取錄,當中有14606人獲派首3志願學士學位課程。浸會大學於去年11月的調查中發現,有近七成的大學生有興趣投身公務員行列,然而本屆文憑試誕生的6位狀元(考獲75**),全部都選擇了港大及中大的醫科課程,可見本地菁英對從醫可謂趨之若鶩。

 

圖為醫管局主席梁智仁在代理行政總裁張偉麟醫生陪同下,去年12月公立醫院急症室了解聖誕長假期後的服務需求壓力及人手安排情況。(政府新聞處)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公院逼爆

 

  行醫其中一項吸引年輕人的原因就是收入高且穩定。有醫生跟我說,香港對醫療的需求龐大,醫科畢業生不愁找不到工作。他們可以選擇在公私營醫院工作或私人執業,專科醫生的收入更是讓人稱羨。

 

  然而在今年夏季流感高峰期期間,多間醫院應接不暇,個別醫院內科住院病床佔用率超過100%,需要在走廊加床、向私家醫院買床位及經多渠道調動更多醫護人員照顧病人(如聘請更多兼職醫護人員、邀請醫療輔助隊人員協助照顧侯診病人等等),情況並不理想。在201755日至85日期間,有474宗成人及19宗兒童嚴重流感個案,當中337人已因病去世。我收到不少前線醫護人員的投訴,指醫管局的公營醫療服務仍有頗大的改善空間。

 

  如前段所述,醫管局在夏季流感高峰期開始,才急忙四處尋找額外人手,顯示局方面對每年均會出現的流感高峰期仍然抱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心態,缺乏長遠規劃。醫管局現時所制定的人手比例其實已不合時宜,並沒有充分考慮人口老化引致長期病患增加,對醫療團隊所帶來的壓力。

 

  據一些前線醫護人員所述,就護士及藥劑師人手而言,現時實際的人手比例(Manning Ratio)遠比醫管局定下的目標比例為高。有醫管局高層曾表示,局方不是不想增聘人手,而是因為本地醫生護士的培訓規模不足。根據食物及衛生局所提供的數字顯示,過去五年(即20122016年),持有兩所醫學院所頒授的資格而成為正式註冊醫生的人數平均每年約280名。在2011/12年度至2015/16年度,應屆於兩所本地醫學院畢業的正式註冊醫生加入醫管局工作人數平均每年約258名,可見醫管局確是已經吸納了大部分的新醫生。

 

醫生不足根源在哪?

 

  然而,這是否代表醫管局已聘用了足夠的醫生?根據醫管局的數字顯示,2016/17年度醫管局有300個醫生及600個護士空缺。其實醫生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學額在過去政府財赤時曾多次削減,後來才由2005/06學年的250個逐步回升至2016/17學年的470個。即使增加了學額,訓練一個醫生需時7年,並不能解燃眉之急。

 

  醫生要追落後固然需時,其他醫療職系如藥劑師的短缺情況卻不一樣。有藥劑業界人士向我表示,香港其實有足夠的藥劑師,但醫管局的前線職位不足,導致有很多藥劑師找不到工作。我收到不少市民的投訴,指在公立醫院取藥動輒要等數個小時。另一項我經常聽到市民抱怨的就是急症室時常爆滿。雖然急症室爆滿的情況已慢慢獲得緩,但我上星期突擊探訪三間醫院時,威爾斯親王醫院及屯門醫院的內科病房的確是擠滿病人的,可見醫管局的資規劃確是有問題。

 

  我和前線醫護人員見面時他們亦有其他的投訴,如指控醫管局「肥上瘦下」,將資源集中在總部,質疑管理職位為何都是由資深醫生出任等等。在醫管局做管理確是需要一點醫學知識,但是否由這麼多有專業資格、醫術高明的醫生出任?這是否一種浪費?最近在立法會的公聽會上有不少出席的醫護人員指出政府提出本港醫療人員只欠缺2600人是過時的推算。

 

聯合醫院及瑪麗醫院發生過「漏開藥物」事件。這些醫療事故極有可能是因為醫生工作量過大而引致的。

 

高效掩蓋不了醫管局臃腫

 

  大家若有留意新聞,光是今年多間醫管局旗下的醫院都出現過嚴重醫療事故。伊利沙醫院和瑪嘉烈醫院都曾發生「開錯腦」事件,而聯合醫院及瑪麗醫院則發生過「漏開藥物」事件。這些醫療事故極有可能是因為醫生工作量過大而引致的。

 

  然而,醫管局現有的運作模式非無可取之處。以美國為例,醫院的醫生只開藥單,買藥要再跑到指定的藥房,一是不方便病人,病了還要四處跑,二是這種制度製造多個利益集團,導致當地醫療成本高昂。香港的公營醫院診症配藥一站式服務,方便市民。可是等取藥時間太長,藥劑師亦自覺被矮化,他們認為他們所受的專業訓練可作更大的貢獻。

 

  曾經有外國專家指出,負責管理全港公營醫院的醫院管理局的表現算是不俗。醫管局於2016/17財政年度的經修訂的預算約為534.3億港元,要服務一個人口達740萬、人均壽命不斷增長及低稅率的大城市來說,只用了500多億已經算是相當高效。

 

  縱雖如此,從前線醫護人員及市民所提出的指控所見,醫管局已變成一個架臃腫的龐然大物到底醫管局自1990年成立以來有否進行管理及組織上的檢討?局方所擁有的資源是甚麼準則或KPI (如輪候時間、人口、個案的複雜程度等等) 去分配?總部及前線之間的資源分配是否平均?這都是一些我們需要醫管局釐清的問題。

 

推動「基礎醫療」 讓醫療專業自主

 

  新民黨區議員提出在地區層面推動「基礎醫療」服務。市民若只是患上小病,不應該讓他們在急症室等一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衛生署應積極考慮在各區設立社區診所,一則大幅縮減市民獲取醫療服務的時間,二則可有分流作用,減輕急症室的壓力。醫管局的負擔如此重,本屆政府既稱要以新思維治港,可否讓衛生署重新考慮接手「基礎醫療」服務?

 

  此外,本港多個輔助醫療專業亦需要更多專業自主。香港輔助醫療業管理局轄下有五個管理委員會,分別管理醫務化驗師、職業治療師、視光師、物理治療師及放射技師。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這五個管理委員會的主席都不是由該專業的人員出任,而是醫生和牙醫。視光師管理委員會的主席竟是一名政府化驗師。這五位主席都是由政府委任,希望政府將來能委任該專業的人士出任主席,加強這些輔助醫療專業的專業自主。

 

  立法會將於10月復會,希望到時食衛局能夠拿出解決以上問題的方案供我們審議,申請資源改善香港的公營醫療服務。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美國再對華加徵34%額外關稅,又取消小額包裹關稅豁免,你認為此舉會否對中國的廉價電商有重大影響?►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13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路人乙發表於 2017-8-23 11:59 AM via mobile
  • #14
  • 睇你個款,又係知d吾知d,淨係識亂講一番。

    吾該你先睇下以下官方網站,所提供之正確資料,先至再講啦:

    https://www.drugoffice.gov.hk/eps/do/tc/consumer/news_informations/drug_regulatory_system.html

  • 引用 #12 默默 發表於 2017-8-23 11:42 AM

    你噴唔緊要,對事唔好對人,特別系重要民生方面,你都會有重病的一日,食唔到有效藥物,你都唔會好過!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路人乙發表於 2017-8-23 11:52 AM via mobile
  • #13
  • 都吾知你所講既"進口藥物條例"重點係乜?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默默發表於 2017-8-23 11:42 AM
  • #12
  • 你噴唔緊要,對事唔好對人,特別系重要民生方面,你都會有重病的一日,食唔到有效藥物,你都唔會好過!進口藥物條例系包括所有系香港出賣藥物,所有香港人都走唔到!

  • 引用 #9 路人乙 發表於 2017-8-23 07:53 AM

    黑犬呀黑犬,乜都要政府負責埋,尼d吾係你所追求既美式民主政制下政府既責任。 乜你吾知用一人一票選出黎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默默發表於 2017-8-23 11:37 AM
  • #11
  • 香港進口制度做成只有由特大藥廠進口又貴又無效藥物,這樣做對市民食藥無乜意思,又無乜效,政府又浪費資源,點解要繼續呢?!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六十後男士發表於 2017-8-23 11:27 AM
  • #10
  • 咁點解佔中三醜, 肥契弟, 泛民政棍, 唔學葉劉, 專注民生,
    放棄黨爭, 拒絕接受美蒂黑金, 做福香港?

  • 引用 #8 默默 發表於 2017-8-23 03:08 AM

    葉劉想改變形象,就真係從民生開始,用餘生做D嘢有用少少嘅嘢,起碼歷史上留下一點點名聲,希望你能深入D睇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路人乙發表於 2017-8-23 07:53 AM via mobile
  • #9
  • 黑犬呀黑犬,乜都要政府負責埋,尼d吾係你所追求既美式民主政制下政府既責任。

    乜你吾知用一人一票選出黎既特朗普,正改革美國的医療制度,令二千六百万無医療保險既美國人喪失醫療保障,病到死都冇医院收留入院。

    在中國香港,雖然選林鄭你冇份投票,但若你有冇病痛,香港医院同急症室隨時為你服務,如果你窮到一兩百都俾吾出,仲可由社工簽字免費。

    你執到啦!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默默發表於 2017-8-23 03:08 AM
  • #8
  • 葉劉想改變形象,就真係從民生開始,用餘生做D嘢有用少少嘅嘢,起碼歷史上留下一點點名聲,希望你能深入D睇全個醫療制度,包括進口藥物,高價藥物真係對市民傷害好大!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默默發表於 2017-8-23 02:59 AM
  • #7
  • 香港政府咁廢有乜本事開藥廠?!炒房炒地咪得囉!但唔應該系進口藥物搞咁多限制,搞到D藥又貴又無效!真係唔想睇到香港人辛辛苦苦交稅,最後係病不起,吃不起葯!最賤政府就系令到市民有病無錢醫,有病買不起藥,香港已經無稅,就系個進口藥品制度搞到D藥咁貴!

  • 引用 #2 一成 發表於 2017-8-14 07:54 AM

    政府應開設「藥廠」。 據林鄭說,政府大把鈔票,政府為什麼不做?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默默發表於 2017-8-23 02:48 AM
  • #6
  • 講開藥物就無語,系越南同老撾買法國進口腸胃炎藥竟然系香港五分一價錢!香港引入外國藥的制度出現超大問題,搞到香港藥物超級貴,加上人工租金,香港藥物價錢已經系無敵。內地人系印度買抗癌藥系內地十分之一價錢,香港更加唔好講。英國藥廠系印度生產過期專利藥品十分成功,而且更宜,香港傷胃止痛藥賣50,60元,印度止痛藥系無咁傷胃就賣10多元。

  • 引用 #2 一成 發表於 2017-8-14 07:54 AM

    政府應開設「藥廠」。 據林鄭說,政府大把鈔票,政府為什麼不做?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默默發表於 2017-8-23 02:37 AM
  • #5
  • 根本就應該廢咗醫管局!養班高薪廢物,不如養多D醫護仲實際!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默默發表於 2017-8-23 02:35 AM
  • #4
  • 根本人口密度跟医院就不成比例,加上內地人到香港求医,更令到情況严重,如果医院医生跟唔上,咁係咪应該cut外來人先呢,就好似雙非咁!當年香港經濟差,政府要求市民自付多點公立醫療費用,而且開大門口增加人口,現在經濟好又唔減輕市民醫療費,又唔想辦法減少單程證,真係唔知政府想點!只識學大陸日日出個十年籃圖出嚟騙市民!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GreatChinese發表於 2017-8-14 11:11 AM
  • #3
  • 因為政府做事,只會浪費再浪費.
    私人機構,做得不好,炒魷換人.
    政府部門,做得不好,會說成是因為人手不足,士氣不夠,人工不好,分工不均....

  • 引用 #2 一成 發表於 2017-8-14 07:54 AM

    政府應開設「藥廠」。 據林鄭說,政府大把鈔票,政府為什麼不做?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一成發表於 2017-8-14 07:54 AM via mobile
  • #2
  • 政府應開設「藥廠」。

    據林鄭說,政府大把鈔票,政府為什麼不做?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