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2/2016
可能搬回埃及的方尖碑
白水
白水
白水(1948-)廣東南海人,澳門出生,香港長大。羅富國教育學院畢業後到中大崇基學院讀哲學,1977年畢業後獲法國政府獎學金到巴黎學習,修讀新聞從業員課程、翻譯、哲學(美學)。一直停居巴黎。名片上自我介紹:西洋文化史,博物館講解員。
Art Walk@Paris
我帶過的所有旅行團總要在這交通繁忙的廣場停車拍照留念,這座石碑一定會進入遊人的視覺記憶。
它的製成年代應在古埃及第十九朝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ll),在位於西元前1279-西元前1213年。石碑有三千三百年歷史。這位法老王是古埃及從極盛到開始衰落的見證者;他死時91歲,留下百多個兒子。聖經舊約「出谷紀」的梅瑟帶領猶太人出埃及的故事就是跟他有關;故事中梅瑟多次顯法術就是跟這法老王鬥法。
法國有不少外國文物都是通過不光彩手段奪回,但這石碑真的是當時埃及 親法派的Mohamet Ali 1830年送給剛上台的路易菲力的。在碑的托座有一面用拉丁文寫著Ludovicus Philippus, Francorum Rex(路易菲力.法蘭西皇)。
1830年,經歷很長時間研究才能將這230噸重的石碑搬到協和廣場中央.托座有圖,講述這石碑當時搬運及安裝的辦法;以當時的器械能力,這是很大的成就。但再想深一層,三千三百年前埃及人究竟如何將它立正的呢?
碑上的文字在1820年前無人能解讀。這種古埃及「聖書體」是圖形及音符併用,刻在碑上的是神的說話,是語錄,法老王是半人半神,他做傳譯。荷李活電影中也有法老這一句;「講下來的要寫下來,寫下來的要做出來。」碑文是種行為規範。
解碼者是一位年輕的法國學者商博良(Champollion),花了二十年時間,終於在1820年搞通這種古埃及「聖書體」的意義及讀音。他從剛發現的Rosetta Stone著手研究的,這珍貴文物現藏中在大英博物館的第三室。商博良開闢了埃及學的研究領域。
現在,這方尖碑與協和廣場已不能分離。但可能有一天,它會搬回埃及。法國前任總統薩爾科齊上台不久,想發展他的地中海聯盟夢想,主動提出送回埃及,表示友善之意。但遷移一事肯定會牽涉到諸多技術及政治方面的困難,看來,可能這事會拖拖拉拉幾十年,估計在我有生之年,方尖碑應仍在協和廣場中央。
這樣的方尖碑,羅馬至少有十四座,土耳其也有,都是羅馬帝國時搬過去的,在西方的博物館,在倫敦、紐約、佛羅倫斯、柏林、慕尼克都有;要是法國帶頭交還方尖碑,其他地區會不會跟著做呢?
隨著埃及及北非的政局變動無常,搬回方尖碑的話題近日沉了下去。但相信,終有一天,這些文物應會物歸原主吧。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