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1/2017

《NASA無名英雌》用熱血化解危機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張山地

    張山地

    以為躲在黑盒子裏便能逃避現實的紛亂,卻按捺不住在步出光明後,把虛幻扣連生活,思考二三事,呼一口氣,繼續在狹縫中尋找生活的空間。

    深信緣分,不論遇上好片或爛片,也是發掘不同可能性的機會。

    偽文青看戲

    逢周二更新

  新年伊始,先向讀者們拜個年,祝大家身體健康、心想事成,就用套熱血電影開始吧!

 

  每當有太空人升空,大眾的關注點都會落在太空人身上,背後的無名英雄鮮有被提及。在60年代,美國人Alan Bartlett是世上第二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及後他乘坐友誼7號環繞地球飛3圈,亦是首名能環繞地球一圈的美國人。在成功的背後,除NASA團隊外,原來還有三個黑人女人促成這件事。

  不是觀看賀歲檔公映的《NASA無名英雌》(Hidden Figures),都不會知道這段歷史。三個天才級的黑人女數學家受聘於NASA,Katherine、Mary是西區的計算員,Dorothy較她們高級,做主管的事卻沒有主管的名。以Katherine為主線,講他們如何在背後協助太空船升空,讓美國超越蘇聯,穿插黑人平權的議題,令本來已經很熱血的故事更加熱血,為她們的努力而動容。

 

小眾中的小眾

  在那個美國還能合法地進行種族歧視的行為的年代,黑人完全被隔離及受到嚴重的壓迫。以為NASA願意聘請黑人做計算員,應該沒有歧視/太大的歧視存在。世界上當然沒有美好的一面,和「外面」的歧視情況是沒有分別,所有黑人數學家的飯堂、洗手間是分區域,即使她們有機會和白人工作(被視為另類升遷)白人總是歧視著黑人,處處針對之餘,她們亦沒有一個合理的升遷制度。

 

  如果《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是硬崩崩地講種族歧視;《NASA》就是以大眾娛樂片的形式,較軟性的方式去觸碰此議題,沒有苦口婆心講黑人如何受到壓迫,反而以鏡頭說故事,捕捉生活小事,如水機等細微東西,同樣感受到歧視的可悲和可怕,當看到白人演員的行為嘴臉和行為,太難看及令人不齒。

 

  在那個保守得很的年代,三位女角面對的除了種族,還有性別歧視,是小眾中的小眾。雖然NASA,有不少女性的職位,但權力人士仍然是男性,會議就清一色男人,不准許女性參與,但回到黑人社會,女性還會被男性看不起,像Katherine和第二任丈夫初次見面,被質疑沒能力;Mary的丈夫試圖阻止她的夢想一樣。種種的生活小事都能夠點出她們的處境,令故事更為豐富。

 

過份熱血?

 

  三位女角各自面對著被歧視的問題,每個人的應對方法不一。Mary在法庭上的一席話激勵人心;Dorothy默默耕耘、學習去令自己成為不可被取代的人;Katherine一直表現自己的能力,成為部門的要員,不顧一切和上司攤牌的一幕令人感暢快,把一切的不平大聲說出來,而其上司Harrison把具有歧視的標誌打碎,太型棍子了!

  老實講,三位女角堅毅不屈的精神的確令人佩服,她們打破被歧視的過程的確很熱血和令人振奮,但愈是激動人心,便愈覺得過份熱血,有不切實際之感。即使在友誼7號升空的當日,團隊面對升空的難題,Katherine要出手相助,整個過程讓人熱血沸騰,夠緊張刺激,但過程卻帶點浮誇。

 

  偽文青推薦指數: 3.5★ (三位女主角演出精彩,角色鮮明,讓人印象深刻)

 

電影預告片: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港鐵失倫敦伊利沙伯線專營權,你認為「國際化」遇挫的港鐵應否將重心轉移回本地?►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