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2020
京都名栗木、硅藻土,日本設計物料為何這麼流行?
陳丞軒 Keith Chan
陳丞軒 Keith Chan
生於八十年代,土生土長的室內設計師。在香港讀設計,在香港做設計,在香港教設計。
現為Hintegro Design 和 HINT. 選物店的主理人。以設計作為橋樑,助學生多角度看世界;以設計作為語言,讓人發掘隱藏於生活中的美學。
寫設計
逢周二更新
近幾年,公司開始吸引了一班住在香港的日本人和喜歡日本的香港人客戶。隨後,我們開始直接輸入日本材料和家具,與關西和九州的供應商和設計師合作無間。這樣的文化交流吸引到本地和外國的傳媒和香港貿易發展局注意,被邀請到東京和大阪向當地建築師、設計師和建築商講解兩地設計文化和市場。
上年,一個日本人家庭邀請我們到美國洛杉磯設計他們家的大宅。該客人提到,美國設計師不懂得亞洲文化,日本設計師也不熟悉西方生活氣氛,而香港設計師一向都習慣香港及英國的文化合璧,在美國設計亞洲住宅會比較得心應手。
今年,我們在香港的日本小社區 —— 太古城為客人設計了日式家具。客人要求材料都要盡量由日本進口,如樂聲牌鞋櫃、Lixil廚房星盤、購買自東京的燈飾和開關掣、京都名栗木材和硅藻土等等。對材料和裝置的選擇都極致地選擇日本原產地,同時配合各款歐洲家具、地板和香港製訂造傢俬,成為了在香港日本人家庭裝修的一個示範。
日本流行文化的影響
上世紀80年代開始,香港人對日本產品非常受落。原因包括日本製造的產品有嚴格的品質保證,當時日本電器和汽車品牌在香港都大受歡迎。加上80和90年代日本的次文化完全征服了香港的潮流界,漫畫、動漫、流行曲和電影都對當時的年青人影響深遠。我們在潮流文化的作品裏看見日本家庭的裝置、佈局和設計。我們知道叮噹和大雄是睡在tatami上,我們也知道小丸子和爺爺在屋外的迴廊 (Engawa) 玩耍。
當這一班觀眾長大成家立室,他們很自然地選擇高品質的日本材料,盡量取代品質較差的中國製產品和價格太昂貴的歐洲產品。而且同樣作為亞洲人種,我們的身體高矮大小都相近,令很多香港和日本的家具都可以互相通用,無需要更改尺寸去符合人體工學的要求。兩地都有儒家思想影響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令我們都懂得珍惜大自然資源,欣賞自然材料製作的產品,以致木材和泥土瓷磚在香港大受歡迎。
而近20年影響得最深遠的,就是香港人喜歡到日本自由行,香港人到東京和大阪購物已成為習慣,亦開始到偏門的旅遊地方享受溫泉和旅館。這個旅遊習慣令很多香港人經驗過日本材料和電器。20年前根本沒有香港人在香港購買有洗淨功能的廁所,但今天,有超過一半的客人都會選購Washlet。
下次會繼續探討日本物料在香港使用的可行性。
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請投etnet經濟通一票!► 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