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22
將日式設計融入香港家居!平衡實用性和日式美學,更顯工人匠心
陳丞軒 Keith Chan
陳丞軒 Keith Chan
生於八十年代,土生土長的室內設計師。在香港讀設計,在香港做設計,在香港教設計。
現為Hintegro Design 和 HINT. 選物店的主理人。以設計作為橋樑,助學生多角度看世界;以設計作為語言,讓人發掘隱藏於生活中的美學。
寫設計
逢周二更新
日式設計是甚麼?要認識日式設計,從物料運用和日本人的生活習慣入手,就會明白日式設計其實是一種生活哲學,也蘊藏了傳統文化和工藝的智慧。將其帶到香港應用也要花些心思,才能平衡實用性和美感的精隨。
早前我獲香港貿發局邀請,與兩位日本建築師討論日本與香港在建築設計方面的合作,並且思考何以在現代設計中結合可持續發展的元素。我也趁機梳理一下Hintegro自成立以來,在設計上借鑑日本式設計的心得。
從唐代傳入日本的Tatami,日本人把它發揚光大,早已跟日本人的起居生活息息相關,至今已經有千多年歷史了。Tatami的原材料為柔軟的藺草,其帶著植物特有的青草清香,能舒緩情緒,且有絕佳的吸濕、保溫、隔音效果,非常適合傳統和室的特性及四季分明的日本氣候。可是,以天然素材製成的Tatami,隨著時代變遷,社會環境改變,在地人的居住條件亦隨之而變的情況下,作為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為了配合現代人的生活及需求,亦因此而革新。
從前,其最大的敵人是「濕氣」,要是打理不當,容易發霉或滋生昆蟲,因此,它的壽命有限,隨著歲月的流逝,品質必然會逐漸劣化,故此需要請專業工匠定期「翻面」(意指整修)。如今,在職人的努力下,不斷改良相關技術,某些日本廠家開始採用人造纖維(例如樹脂)製造Tatami,一方面,保留傳統的文化底蘊,另一方面,又能與時俱進(比如具有防潑水功能、更加便於清潔維護、樣式上的創新與創意等等)。對於像香港般春夏兩季皆天氣潮濕的地方,想在家中添置Tatami,體驗傳統和室的滋味,已不是稀奇事。
在日本的大城市中,譬如港人最愛的朝聖之地—東京,這個引領時尚的大都會,如同香港,都是寸金尺土、地少人多,因此不少人所住的是洋室。這種西式設計的公寓,相對於和室,較為適合小家庭或是單身人士。洋室就跟香港相似,室內空間大多偏向狹小,故此極其需要善於收納和充分利用空間的好設計。
數年前到日本時,察覺日本家具品牌的櫥櫃系列非常適合引進香港,它們堅持以實木製造櫃門,造型時尚美觀之餘,也能配合家中的其它木製家具或木地板設計。以往,在櫥櫃設計方面,要求較高的客人一般會選擇訂造歐洲品牌的櫥櫃。相較之下,日本的櫥櫃系列雖然體積較小,卻更適合亞洲人,宛如為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度身訂造一般。
其實,上文提及的Tatami和櫥櫃設計讓我想到日式的匠心。
日本人在衣食住行方面處處流露「匠人精神」,對於所做的,他們並不視它如死物,而是當作自身的一部分,如是者,做事時始終抱著熱情,匠人在專注對待之際,從日積月累的實際作業中汲取教訓、繼而重新學習,引而伸之的精雕細琢、一絲不苟的態度,甚至是生活態度也不為過,教人如何不欽佩和讚嘆。
彼岸的職人精神,經過歲月的淬鍊,早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此岸呢?其實,近十年來,在香港也有愈來愈多年輕人意識到本地傳統工藝的重要性,為了保育,更有不少人投身學習,甚至願意全職投入相關行業。本地木工房「一木」就是很好的例子。「一木」的創辦人數年前到台灣學習木工製作,繼承了日本的「匠人精神」在本地製作木家具及開班授徒,希望能重拾香港木工文化。
日本現代設計,既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講究簡單、樸素的美學,也能秉承十九世紀「明治維新」以來的精神,在堅持傳統的同時,往往能夠與時俱進,把西洋理念、技法融入傳統中,在香港這個素來以「石屎森林」聞名的地方,能否從東瀛文化中借鑑,在設計方面,甚至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環節,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