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2018
時裝與工藝的邂逅 — BESPOKE SUITS
汝勤
汝勤
本地設計師(MADE IN EDEN)、手作人(EDEN CRAFTS WORKSHOP)及紳士文化平台(WALKING DAPPER)的左腦,主張在細節中透現文化內容,從音樂、電影、歷史、人文...多角度品嚐每個時尚風貌,在現代與傳統的互相激盪之下,道出你我他身上每件服裝的背後故事。
The Dapper Style
逢周二更新
時裝世界像個多元宇宙,’Haute Couture’(法語:高級定製)向來被視為女裝奢侈品的頂峰,而在男裝世界亦有相對應的’Bespoke Suits’(英語:定製洋服),彼此追求著極致工藝、以時間血汗滿足每個細節。此等高端技藝並非英法獨有,早於上百年前歷史促成的文化交融,造就了香港裁縫界的高手雲集,無奈卻出現了行業興衰、設計師與裁縫的斷層…
然而,我們深信美好的東西自有被保留的價值,並開展了一連串的本土時裝工藝專訪,把焦點重投到大師傅的身上。首回請來S.L. Bespoke的兩位師傅Andy及Sandy解答普遍男士對頂級訂製洋服的迷思:
1. Bespoke與Make-to-measure的分野在哪裏?
在概念上,Make To Measure是基本度身訂造,預先分了尺碼並挑選最接近的給客人,再量身修改至最合身;Bespoke是高級度身訂造,就是由零開始為客人「起紙樣」、多次試身並剪裁出完美合身的西裝。
在手工上,Make To Measure用到很多「廠工」,例如縫嘜頭、上袖...等都會用上工業機器,或是整體交由工廠分工代勞;Bespoke則依賴「手工」,人手釘嘜頭、珠邊... 而上袖的過程(見上圖)都是全人手,索袖頭、預距離以達致完美平滑不起皺的上袖,盡是經驗與功力的表現,整套西裝從頭到尾都是一兩個師傅在工作室內完成,並無流水作業的分工,但保留了師傅的風格。
2. 兩者在流程和時間上可有分別?
由於Make To Measure是預先分了尺碼,所以在試身、製程、工時上也較短;而Bespoke除了為每位客人獨立「起紙樣」外,更會造個模胚(見上圖)作第一次試身,然後拆解它從新縫製,之後還會在上袖前再給客人試身(無袖的半成品,老師傅稱為「冬瓜」),以上都能看到師傅的手底功夫,整套西裝用上數十至過百小時完成,所以全程在香港獨立製作的Bespoke西裝已無多少家剩下。
3. Canvas與Fuse的分別在於?
面布與裡布之間那層「襯」,是Make To Measure與Bespoke的重大分別之一。由於西布與裡布需要一層「襯」來接合,Make to Measure一般會用「燙襯(Fused)」的方法,用熱力燙上去是廉宜捷便,但形態卻會帶點生硬而且長久著用有可能會起氣泡;所以高端的Bespoke是採用「縫襯(Full/Half Canvassed)」的方法,這樣縫接是靈活得多(面、襯、裡..三塊布也是「活」的,存在著空間),並且有回彈力,長久著用會依穿著者的身形來轉變,愈穿愈見合身,而且物料上傳統的「襯」是用上全天然馬尾毛,但由於消費者肉眼看不見這層內襯,現在大品牌都採用合成纖維取代昂貴的天然物料。
4. 香港師傅與上海師傅的工藝分別?
就款式而論,上海師傅著重硬朗線條、剪裁偏直身,廣東師傅則著重柔和線條、流線形剪裁;手工方面,上海手功的「手針」非常多,縫襯(Canvassed)都是用手一針一針地密挑出來,而廣東手功則相對簡化了一點,沒那麼繁複。
5. 怎樣才算剪裁達標、真正合身?
我(Andy師傅)的四大原則是:首先西裝穿起來不扣鈕已要有流線形,腰線輪廓分明;第二,胸口一定要貼伏,不能「彈襟」或「起浪」;第三,領口要貼頸不能存在明顯空隙;第四,背部不能起紋,俗稱「裝水」。
6. 裁縫業界有何奇聞趣事?
60年代的「道友」手工非常細膩,行內很多裁縫都是癮君子,常見警察走入洋服行拉人問話。最有趣是那時的當鋪會收靚西裝,「道友」就會自己造套西裝出來直接典當,後來被當鋪發現了此現象並講明只有收有品牌的西裝,「道友」又腦筋急轉彎從成衣、舊衣物上拆下嘜頭再縫到自製西裝上。
7. 能簡述裁縫業界的興衰成因?
60年代香港對西裝的需求很大,四處是洋服行出很多師傅,小時候見店中師傅工時很長,日間在枱面工作、晚上在枱底睡覺過夜,基本上24小時都不怎離開洋服店。越戰期間很多美軍、水兵來港又帶動不少生意,甚至會請香港師傅上戰艦行船一年半載擔任裁縫,當時香港師傅是世界知名的手功好。可是到80年代,牛仔文化流行起來,年輕人都不穿西裝了,近半數的師傅都轉了行,到後期香港愈趨國際化、多外國人來港定居,洋服行又再興旺起來。到21世紀,西裝已能輕易量產或找國內廠房代工,香港手工與地租已很難與受價成正比,加上近年流行韓國的超窄身風氣,不少洋服店更直接進口韓國西裝售賣,傳統廣東手工、恰到好處的剪裁都被視而不見,師傅們也只好默默做好本份等待下個機會。
後記:
訪問當晚兩位師傅還整夜在埋頭工作,兩位師傅稱現在競爭太大,手工西裝也要價錢親民,所以利潤算不上豐厚、基本上是「興趣行先」...口脗像年輕人一樣,還要是「有火」的一群。的確,兩位師傅的鬥志與拼勁在數十年來也未曾磨滅一點,Andy師傅坦言造西裝是「腦中一直未能忘懷的事情」,即使在做別的事情,心中依然是想著裁縫工作;Sandy師傅非常狂熱好學醉心工藝,看到其他品牌的新剪裁又會跟Andy師傅研究,發現眼鏡常滑下來阻礙工作、更乾脆去做激光矯視... 整晚對話聽起來,兩位師傅與裁縫業就像「命中注定」一樣理所當然,古時Bespoke是時裝與工藝的邂逅,當下卻成了師傅與命運的邂逅。
【你點睇】港鐵失倫敦伊利沙伯線專營權,你認為「國際化」遇挫的港鐵應否將重心轉移回本地?►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