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3/2016
在倫敦探索日本清酒之旅
日本清酒正是筆者閒來避世杯中物,每次必能忘卻煩憂,欣賞其香氣優雅飄逸,帶領飲者感官到不同境界。可惜在下不才,日本語一竅不通,甚難到東瀛深造。數年前參加了Sake Sommelier Association在倫敦舉辦的Certified Sake Sommelier,也因為通過考試取得認證,成為三月初跟大隊去愛媛縣踏上Advance Sake Sommelier旅程之原因。
那年上課地點設在倫敦市中心-Knightsbridge站,名店林立,海德公園咫尺之間,著名歌劇院Royal Albert Hall附近。第一天早上介紹清酒歷史和各種風格(多到不能相信!);下午以實用味覺鍛鍊為主,先盲品不同味道例如香蕉,蜜瓜,杏仁,玫瑰種種經常在清酒出現的味道。然後再品嚐各款不同風格清酒,分別有吟釀、大吟釀、貴釀、生酒、汽泡和古酒等。
第二天以品酒為主,首先試純米和生酒各不同類型,然後冷熱清酒比較,並且介紹各款酒杯和器皿來由典故,更好玩的還有Umami tasting,因為此味道經常在日本菜出現例如醬油,汁料(昆布)等,含胺基酸愈高的清酒更易配搭Umami味道。其中環節還要以冷熱清酒配鵝肝macaron和配香辣乾牛肉,感受到清酒多功能風格。
課程最後硏究推廣技巧和市場分析,大部份同學來自歐洲甚至中東,市場有待開發。香港已經成最重要市場之一,消費者已有一定知識,加上日本文化深入民心直捲老中青消費群,清酒文化絕對有條件更上一層樓。
在倫敦上課時,每天也經過海德公園,見到天鵝躺在湖邊曬太陽,那種悠然自得的感覺,實在羡煞旁人,路人只會繞圈而過,好像怕打擾眾多天之驕子。也很欣賞倫敦市民享受公園的感覺,跑步也好,穿西裝踱步也好,充滿動感和朝氣。個人來說倫敦是充滿陽光的,因每次到訪這裡湊巧也遇上好天氣,人和物都是那麼美好。
下課後晚餐去了Hereford Road吃地道英國菜,不講究排場,餐房頂開了天窗,正好擁抱夏至的夕陽,開放式廚房設在正門,人客必經之處,善用走廊牆壁設雙人餐枱有點像chef table的感覺。邊喝地道Ale啤酒點菜,經理介紹了新鮮帶子和羊腰,照單全收。
餐酒杯頭以175ml作份量,點了Macon Village白酒,帶子鋪上麵包糠香草和煙肉碎,恰到好處。羊腰伴以薯蓉,點了500ml的布祖利Brouilly,問及酒單為何不設半瓶裝以供人客選擇,答案是半瓶裝不易找,有需要時可提供375ml份量按比例計數就可以,所以侍酒器皿是carafe不是decanter。羊腰這道菜做得很好,汁料和羊腰很配合,薯蓉打得滑溜,把碟吃得乾乾淨淨一滴不留。
回港前晚膳在酒店附近,在倫敦希臘餐館不少,筆者喜歡吃串燒,點了大蝦和羊肉,跟青紅椒和洋葱燒在一起很惹味。可能上課幾天喝多了清酒,開了半瓶地道希臘Nemea紅酒,感覺很可愛清新,配串燒吃又是一頓可口的晚餐。
【你點睇】港鐵失倫敦伊利沙伯線專營權,你認為「國際化」遇挫的港鐵應否將重心轉移回本地?►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