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的藝術:Too little 及 Too much都有損健康,量力而為勿死撐

運動的藝術:Too little 及 Too much都有損健康,量力而為勿死撐

利嘉敏
嘉‧點健康

  從報章看到這則新聞:有一男子跟友人打賭,在晚上6時開始做2000下深蹲,一直撐到凌晨3時做完,之後身體有異樣出現——包括雙腿痠痛腫脹、小便顏色變成深啡色、一度無法排尿。三天後求醫,原來已患有橫紋肌溶解症 (Rhabdomyolysis),腎功能亦已下降至正常水平的50%。

 

  雖然我們都知道運動的重要性,尤其是中年之友,長期不運動就會衍生很多慢性疾病,但我們亦要知道,當運動過度、已超出自己身體能夠負荷的量度之時,反而會嚴重傷害身體,而那種後遺症,可能是難以逆轉的。所以,運動的藝術是:too little 和 too much 都是對身體有害,要懂得為自己拿掐最適合自己的運動量。

 

  過量地死命狂做運動,尤其是太激烈的運動,例如像上述提及的2000下深蹲或訓練不足下跑馬拉松,有機會令肌肉過度使用,很容易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症。此症會造成肌肉組織發炎和壞死 (所以會令病人感到疼痛和無力) ,很多時會伴隨著暈厥、噁心、嘔吐、發燒等症狀。壞死的肌肉組織會釋放出肌紅素 (myoglobin),所以尿色會呈現暗紅色或啡色。當腎臟過濾過量肌紅素而開始負荷不了的時候,就會出現排尿困難、急性腎衰竭、代謝性酸中毒、肝功能下降、體內電解質失衡,甚至有性命危險。

 

  另外,這個研究 [Lavie, C.J. et a;. (2015). Exercise and the Heart — the Harm of Too Little and Too Much. Current Sports Medicine Reports 14(2):p 104-109.] 指出,極強度、爆發性和超出身體負荷的運動,會增加心房顫動、冠狀動脈疾病、心肌梗塞、心律不整的風險。

 

  著名的哥本哈根研究 [Schnohr P et al. (2015).  Dose of jogging and long-term mortality: the Copenhagen City Heart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65, 411-9.] 用25.6 年收集和追蹤 8,697 名健康成年人的運動數據,評估他們與心血管有關的死亡率。團隊發現了每週運動時間和死亡率之間的 U 形關聯:  (1) 不運動的人死亡風險最高; (2) 每週進行中高度運動 2.6 至 4.5 小時的人之死亡風險最低,而(3) 運動太多太強烈 (高度)的組別 (每周 >10 小時),死亡風險亦顯著較高。

 

  所以,運動是絕對必需的,但要量力而為,因為每人體質不同,過火「搏老命」只會傷身。

 

溫馨提示,運動要緊記:

1. 運動前要做足熱身。

2. 運動前不要喝咖啡。

3. 運動時要經常補水。

4. 運動強度不能突然增加過多。

5. 運動時間也不能一下增加過久。

6. 要給身體足夠做休息才進行下一次的運動鍛鍊。

7. 若運動時身體開始感到頭暈、嚴重氣喘、噁心嘔吐、虛脫等,要立即休息,切忌 「死撐」。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