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2012
中國應否減持歐債美債?
中國坐擁3.2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究竟應採用甚麼投資組合才符合國家利益?
中國持有的歐美國債,估計佔外匯儲備的約60%。(資料圖片)
我們知道,今年七月中國共持有1.15萬億美元美國國債,佔外匯儲備的35%。它持有的歐元區諸國國債,未見有公開數字,但有人估計,約佔外匯儲備的四分一。那麼,中國持有的歐美國債應總共佔了它外匯儲備的60%左右。這是否安全?
眾所周知,美國及歐洲都有債務危機。2011年美國政府總欠債高達其GDP的102%,赤字佔GDP的8.6%,但以其國力而論,尚未算病入膏肓。歐盟欠債雖只佔GDP的83%,但個別國家問題卻嚴重得多(例如希臘有162%),而且以它們失業率之高(例如西班牙有24%失業率),減赤還債能力存疑。
削赤難成功 逐步減持上算
在金融海嘯及歐債危機出現之前,美國聯儲局及歐洲央行的既定政策都是控制通脹。若通脹不高,利率又穩定,買它們的國債也許有一定程度的保障。不過,如果大家都預期它們的財政赤字長時間地老是揮之不去,情況又會怎樣?
上月底我研究院時的一位老師薩金特(Tom Sargent)訪港,他是去年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是經濟學界中無人不識的宏觀經濟學家。他的來訪,使我想起一篇他1981年的名著。該篇文章論證了貨幣政策必需要有適當的財政政策配合才會可信。換言之,就算央行宣布要保持低通脹,但同時政府卻胡亂花錢,赤字連年,且無法扭轉局面,那麼大眾便會轉而相信,將來政府根本無力還債,惟有靠央行印鈔票供政府還債及繼續花霍。但如此一來,不但將來的通脹會增加,而且大眾還可能現時便覺得這貨幣不再可靠,大手減持,通脹提早出現,央行的低通脹目標於是失效。
假若美國與歐盟的削赤大計未能成功(其實我們又有何根據可以相信這會成功?),將來出現高通脹只是早晚之事。高通脹帶來貶值,持有美元或歐元債券豈不吃虧之極?由此觀之,逐步減持才是上算。
大手沽出易崩盤 得不償失
不過,美元與歐元顯然尚未崩盤,其通脹也尚未嚴重,這是為甚麼?其中一個原因恐怕是市場中仍有人甘願做冤大頭,對將來歐美會否陷入只能靠印鈔去還債的困局不加理會,繼續用人民的儲蓄去買貨支撐歐美的經濟。這些冤大頭幾乎都集中在東亞,中國與日本及亞洲四小龍持有的美債,便超過了其他國家持有的總和。不過,話說回來,若中國或日本等國把債大手沽出,很易造成債市匯市崩盤,得不償失,現在是騎虎難下,惟有靜靜地將問題化解。
轉載自晴報http://skypost.hk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