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1/2018
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
特朗普到巴黎與多國領袖一起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00周年的紀念會,卻與法國總統馬克龍擦出不少火花,刀光劍影,蔚為奇觀。也許兩人明裏暗裏較勁的導火線是特朗普要歐洲諸國為北約多交軍費,但馬克龍卻反而主張要建立歐盟自己的軍隊,以對抗美國、中國與俄羅斯,德國總理默克爾隨後又公開支持馬克龍這個建軍建議。中國與歐洲相隔太遠,在可見將來,並無能力與誘因進攻歐洲,把中國加入要對抗的名單內,只是幌子,但把美國這盟國也加了進去,便是表達對美國的不信任了。
特朗普隨即作反擊,諷刺若非美國在大戰中拯救法國,巴黎人已經要學德語了。此君意猶未盡,又說馬克龍民望低,國內失業率又高,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如法國人般驕傲與奉行民族主義云云,而且又暗示將來也許德國會入侵法國。為何提到民族主義?原來是早前特朗普剛對自己是民族主義者引以為傲,但馬克龍卻在演說中明刀明槍的指斥民族主義(Nationalism),認為民族主義是對愛國主義(Patriotism)的背叛,而且是愛國主義的對立面。
美國優先不屬愛國主義
一般讀者也許搞不清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有何不同,兩者不是都指愛國愛自己的民族嗎?其實不然。我猶記得在美國讀大學時,與一位後來成為香港名人的中學時期同學通訊,正是「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大家不知怎地在信中爭論起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來。同學眼見當時大專界民族主義氾濫,文革時的一些錯誤行為也照單全收,所以十分感嘆。我也反對民族主義,但卻認為愛國主義是可取的,兩者大有分別,若國家受到欺凌侵略時,愛國主義可起到很正面的作用。回想起來,我20歲左右時的觀點與今天馬克龍及自己今天的觀點都一脈相承。這兩種主義有共通的部分,但卻也有着重要的分別。
韋氏大字典在網上對它們的分別有詳細的討論,最大的分別是民族主義除了愛國愛族群外尚有一項元素︰把自己國家及國民的利益凌駕於其他國家與人民之上,不斷為自己國家爭取利益。愛國主義沒有這一元素,它與國際主義沒有矛盾,若非被人侵略,愛國主義者會平等看待其他國家。
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旗幟顯然與愛國主義格格不入,這是純粹的民族主義,近年此種意識形態席捲世界多個國家,要維持歐盟內部和諧統一的馬克龍,對此當然十分反對,他不滿特朗普把美國當作是高人一等的國家,符合其一貫的信念,兩人雖在公開場合也曾稱兄道弟,但兩人想法差別太大,不會是朋友。
社交媒體衍生部落主義
特朗普與馬克龍兩人爭拗事小,但民族主義的興起卻是大事。民族主義大潮會用變了種的形式出現,容易與充滿排外及仇恨的思想搞在一起,等而下之的,民族主義的「民族」還會割裂為一個個人數少得多的部落,部落中人在自己的小圈子中圍爐取暖,視其他部落為邪惡,此種現象早已有一新名詞將其概括:「部落主義」(Tribalism)是也。
我較喜歡「多談問題,少談主義」,但民族主義的氾濫可造成戰爭,部落主義卻會造成人類互相仇視甚至一國之內的人自相殘殺,不可不防。為何會有此種現象出現?一個可能的源頭是社交媒體,例如在facebook中,它會把與你意見接近的觀點或人不斷拋給你,久而久之,便會誤以為自己接觸到的小圈子觀點代表著主流。據說facebook已答應法國政府派人入駐,以了解如何能避免利用面書散布仇恨。我對朱克伯格印象很好,他與朋友(其中一位是小兒中學時的同學)創立facebook時,肯定想不到它也有破壞世界和平的一面,它的負面影響在港也容易看到,內地政府禁止facebook在內地運作,竟是有先見之明,現在連歐洲好些國家的政府也要想辦法解決這問題,但願愛國主義能回潮,剋制住民族主義。
轉載自: 晴報
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請投etnet經濟通一票! ► 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