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2023
具備大灣區工作經驗人才有助發展!跨國企業掌舵:搶人才不論出身!重視年輕人的好奇心
中港步入復常,機遇與挑戰不斷。作為跨國企業的領航人,既要帶領同事盡快把握機遇,又要顧及「搶人才」,壓力並不小。
畢馬威中國香港諮詢服務主管合夥人宋家寧接受訪問時表示,冥想助他頭腦更清晰,更有效處理每天繁複的會議及挑戰。(陳國峰攝)
畢馬威中國香港諮詢服務主管合夥人宋家寧接受訪問時表示,堅持冥想令他有更清醒的頭腦面對危與機;明白到現今搶人才不應論出身,團隊要最好但不要最大。
宋家寧在內地出生、美國長大,從未踏足過香港,17年前在導師(Mentor)的建議下,「拿著兩個行李箱,來到香港至今。今日仍然是全球公民(Global Citizen),但以香港為家。」
整理思緒 助提升工作效率
可以說,香港與他的事業一起發展。至2014年,他修讀一個特別重視國際化的MBA課程,其中一個科目關於Personal Leadership,談及如何了解自己、與別人溝通,有機會練習及了解冥想。
「背後有很多科學理論,簡單來說就是在高壓力下,透過呼吸來調節。」他指出,冥想的好處是令自己警覺壓力出現,再學習去控制。「自2014年開始,差不多每一天也有練習冥想,它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有空閒才進行的興趣。」
雖然他多次強調Client First,但為了每天也有一個好開始,清晨約5時半左右起床,做5至10分鐘冥想。「人人也有壓力,如何應對好關鍵。」他指一天可有很多電郵、信息、短訊、會議,一天隨時開20個會。整理好思緒、不帶著前一個會的情緒去下一個會,對與會者更公平,也有助提升工作效率。
談到壓力,除了業績外,搶人才亦成為不少企業的痛點。宋家寧強調,作為諮詢公司,人才就是最大的資本,透過人才協作、創新來為客戶提供服務。他指公司追求多元、公平、創新及高表現文化。「我們不追求最大的團隊,追求最好的團隊。」更不會自以為「四大」,就覺得人才會自己走進來。他相信人才是要及早培養及發掘,更要主動出擊。
具大灣區經驗 可貢獻香港
他強調當年來香港時,對人才的要求及需求,今日已有頗大不同。資深員工的招聘當然講求經驗,但對畢業不久的人才來說,在甚麼學校出身,今時今日已不重要。宋家寧指他更重視年輕人的好奇心,「一早醒來,會不會想著今天有甚麼可以學。在香港就特別講求多元化,我們的客戶也是來自全球的。」他指以上特質也是難以培訓。
對於香港急需人才之際,政府又鼓勵人才北上大灣區發展,宋家寧表示,大灣區是未來經濟增長動力之一,更透露為公司帶來生意的10大項目,全部也有跨境元素。具備大灣區工作經驗的人才,對香港未來發展也有貢獻。
Source: 香港經濟日報
《說說心理話》青少年自殺率上升,如何分辨求助訊號?社工分享陪伴的重要性►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