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2023

母親節選讀:從《紙上染了藍》、《我的母親手記》到《哀悼日記》,俯拾母愛的細碎,癒合生命傷痕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Alex Lai

    Alex Lai

    前半生為傳媒人,曾於多本中外雜誌刊物、蘇富比及新世界集團供職,過去十年涉足水墨文化推廣、策展與輔導治療,唯難改囤積居奇,及蒐集香港文化事物習慣,持續學習「斷捨離」,琢磨「收」與「藏」的故事。

     

    IG: @alexsklai

    香港‧寶‧藏

    逢周三更新

  一年一度母親節又來了,除一如既往催谷消費外,或宣揚母愛,這中間是否倒果為因,實屬見仁見智。但有時候,「世上只有媽媽好」這句說話,對某些人來說,就很刺耳。人生體驗加上過去數年輔導經驗所得,這世上母親確有好有壞,能否讓子女感受到無私關愛,足以影響子女一生,變成如《鬼玩人復活》般,充滿驚嚇效果,又或者像《討厭媽媽的我,是不是個壞女兒?》,讓人感到百般齷齪?

 

 

  不過,這不是本文討論要點,若以或然率計算,我想大部分母親仍然是可敬可愛,對子女不捨不棄,就算是虎媽,也不會吃兒,或許只是沒有足夠能力去愛,正在等待一個被適切明白的時機。

 

  屈指一算,母親走了到這個五月剛好十年,箇中親情不思量自難忘,療癒過程也給予自己力量,去梳理、紓解、審視、重整及前瞻,並發揮更大同理心,體恤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此外,這些年看了一些作者撰述緬懷母親的書,陪伴不少春風秋雨,渡化哀思,好好感念,釋懷放下。

 

  周耀輝《紙上染了藍》成書在母親離世後,用文字記述母愛中千絲萬縷的情緒,跟回憶裏的母親來一場鮮活而又漫長的道別,點點滴滴,既是碎片,淡泊無名,卻又深沉;不留痕跡,卻深藏於心,融入血脈,默默影響著一生,因為真誠是最大推動力。

 

 

  日本導演北野武,他鄉下老家那個時刻跟他討錢的母親,去世後托北野武哥哥把錢交給他,原來只擔心兒子揮霍無度;讀井上靖的《我的母親手記》,母親年老失智,像被橡皮擦拭去記憶,卻常常憶起少女時期愛慕的少年,妹妹長年照顧母親,到母親嚥下最後一口氣,又如釋重負;書中文字優美,後來電影版飾演母親的樹木希林,跟在是枝裕和鏡頭下的《橫山家之味》,母親的角色設定是自己兒子過世,心裏背負中的無可奈何的悲傷,以及《比海還深》平凡無奇地接受兒子的平凡,融會著對母親心緒不同的想像。

 

 

  讀法國知名思想家羅蘭巴特的《哀悼日記》,奇怪他依戀母親,卻沒有成為媽寶,細味《哀悼日記》中330篇文字,仿若見到想掙脫悲慟,重拾平靜的羅蘭巴特,樂於沉溺悲慟中,或許只有在悲慟中,他才能感覺與母親同在;到了書末,羅蘭巴特不住強調「媽媽從不曾對我指指點點。」母親相信孩子,這也是幫助他甚至很多子女解開心結,讓子女自信滿滿成長的重要一環。

 

 

  聽清朝李漁小說《三娘教子》聽得多,年前有緣得看珠璣導演電影版(1958)——明代薛子羅(黃千歲)本有妻(陳皮梅)、妾(向來演活刁蠻的鳳凰女),後來在街上偶遇賣身葬父的三娘王春娥(芳艷芬),娶了她回家。

 

  妻生了一個兒子義郎(林家聲),後來薛子羅出外做生意,托朋友送錢回家,但朋友將錢私吞,並訛稱薛子羅已死。妾即求分家,妻氣絕(見識甚麼叫「當堂激死」),剩下三娘扶養非親生的義郎長大,但義郎在學校被譏為無娘之兒,回來後頂撞三娘,逼三娘以刀斷布,表示斷絕慈恩,老僕薛保(靚次伯)見狀再三勸解,母子方和好如初。後來義郎考上狀元,薛子羅亦獲救返家,終一家團圓。

 

 

  這麼迂迴歌頌中國式母愛,無異於「孟母三遷」、「岳母刺字」,正中許多自怨自艾self-victimised婦女的思想套路,相公這邊疑似出事,不是用腦fact check,只顧哭哭啼啼;真箇難為了歷盡艱辛的母親,和無辜養母。是故,母親節,一定要快樂啊。

 

 

  在甚麼都講回報率的社會,當我們討論母親,我們想像的「她」是甚麼模樣?女性生來複雜而美麗,由女性身分羽化而生的母親,同樣擁有千萬種個性與面貌,供我們不斷參考、解讀、珍惜及學習——是甚麼環境條件滋養著甚麼樣無私無條件的大愛,讓我們珍惜與母親的相處。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