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1/2017

《大數據的傲慢與偏見 》認清大數據的黑暗面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馬靄媛

    馬靄媛

    曾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項目經理及中文新聞寫作課名譽講師;職業訓練局高級傳媒主任及編輯;《香港經濟日報》及《明報》首席記者,擅長撰寫專題及人物訪問,醉心文字世界,相信知識可豐富心靈、啟迪人生。著有《這個記者夠彆扭》人物訪問集及《愛是不能埋-謝婉雯傳》。 

    世界在讀什麼

    逢周三更新

 

書名:大數據的傲慢與偏見 Weapons of Math Destruction

作者:凱茜.歐尼爾 Cathy O'Neil

出版:大寫(中文版)

(讀本由商務提供)

 

  時下除了有流行時裝和文化、追捧韓星等,在網絡大數據和吹捧人工智能的年代,數據分析和數據科學也十分吃香,甚至是職場必備的技能。有效蒐集資訊、再運用數學模型,使我們有效運用資源、篩選最優的人事物,做出最好的決定。

 

  但有時候物極必反,《大數據的傲慢與偏見》指出,各式各樣的數據演算模型正操控著我們的生活和每一個重要決定,如大學排名、買樓買車、評核員工、鎖定目標選民、監測健康情況,還有孩子讀書、保險和貸款等,都由數據來判斷。

 

  作者是前華爾街量化分析師,數據科學家,哈佛大學數學哲學博士,曾任職對沖基金公司及於多家新創企業擔任數據科學家,負責建立預測人們購買和點擊行為的模型。她是行內人,十分明白數據科學對人類生活的掌控,甚至危害社會發展。

 

  她指出,演算法系統都已經「標籤」我們。有些數學模型不透明、不受管制,就算出錯,受害者無法申訴。最令人不安的是,這些模型會「強化歧視」,擴大不平等。例如在某些國家,貧窮學生在申請學貸時,可能因自家的郵遞區號被審核貸款的數學模型視為還款高風險人士,而無法獲得貸款……。這類問題會形成惡性循環,帶來危害民主的惡果。

 

  作者在書中揭開對生活中各種黑箱數學模型和大數據的黑暗面,她呼籲:在這個人人都被迫「e化評分」的時代,建立各種數學模型的人應該為他們的演算法負責任,而政策制定者更應擔當監督管理的角色,否則有可能撕裂社會,甚至令人類文明崩潰,是一種「最安靜的恐怖主義」。

 

  本書利用令人不安的真實案例和生動的敘事,說明政府和大企業,如何利用各種無形的演算法和複雜的數學模型,作為損害平等並增加私利的手段,令人認清大數據背後的真相。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請投etnet經濟通一票!► 立即行動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