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2015

言不必信,唯義所在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今天介紹孟子的一段話: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這段話的意思是,大德行的人,不必拘泥於說話一定要守信,行事一定要徹底,最重要是考慮是否合義。

 

  《說文解字》中說:「信,誠也,從人,從言。」也就是說,「人言成信」,「誠從成言而得」。「信」的意思是言出必行。那麼,何為「義」?《孟子》中云:「義,人之正路也。」韓愈《原道》中說:「行而宜之之謂義。」「義」是指人們的思想和言行符合一定的道德標準,行正道,更要符合公眾利益,即公義。首先,當然要符合事實。如果不符事實,建立在謊言基礎上的「信」,按孟子的說法,就是「言不必信」。

 

  「信」與「義」的關係如何?「信」是「仁」的必然要求,是修身之本,立業之石,興國之基,而「義」是「信」的標準,即君子的「信」一定要符合「義」,「義以為上」,「不義不諾」。

 

  孔子的弟子有子說:「信近於義,言可覆也」,意思是如果信約符合義,那就可以去履行這信約。但是,如果信約不符合義,那就可以反覆,也就是不必守信。

 

  政商界常以保密原則來防止將違反公眾利益的決定過程洩漏,但人類歷史上常有基於「義」而不守保密承諾的事。較遠的如1971年美國軍方分析師丹尼爾‧艾爾斯伯格 (Daniel Ellsberg)向媒體提供五角大樓機密文件,較近的如美國中情局僱員斯諾登公開美國中情局對人民的大規模監聽行為,都是為公義而不惜犧牲個人誠信。因此,民無信不立,信是從政者的基礎,但義在信之上,信須近乎義,不義之信「言可覆也」。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