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2011
泛民派慘敗的酸葡萄效應
將於明年就任的下屆區議會,共五百零七名議員,其中民選議員四百一十二人。由於日後香港區議員可循「超級區議會」制度躋身下屆立法會,並成為特首選委會委員,因此最近的區議會選舉比過去更受矚目,各黨派紛紛派出明星級戰將參選。選舉結果,建制派共拿下一百四十六席;泛民主派僅拿下八十三席,更有不少老將,包括七名轉戰區議會的現任立法會議員,包括陳淑莊、湯家驊、「長毛」梁國雄與李卓人等,全都意外中箭下馬。這次區議會選舉結果,勢將影響明年立法會選舉,令香港全面民主化之路更加峰迴路轉,柳暗花明。
泛民派取得的八十三席,民主黨僅拿下四十七席,比上屆少了十二席;公民黨派出四十一人參選,僅七人當選;較激進的人民力量有六十三人參選,僅一人當選;由現任立法會議員李卓人帶領的職工盟,及「長毛」所屬的「社會民主連線」,共推出三十一名候選人,全軍覆沒。
泛民派慘敗,當中有甚麼教訓沒有?本來古語有云,勝敗乃兵家常事,最重要是勝不驕,敗不餒,特別是輸了需要檢討,面對過失,若能痛改前非,則今次的區議會選舉失利,不見得明年的立法會選舉必然鍛羽。輸不要緊,也要輸得體面一點,勇於承擔,承認與選民之間可能出現「感情缺失」,亡羊補牢,未為晚也。
可是如今卻從泛民派解釋選舉落敗的言論中,認為這次選舉是北京操控的結果。這樣說就好像披上了塊遮羞布,甚至是輸打贏要賴皮行徑,獲勝就代表民主,落敗就必然是京官干預。其實泛民派受挫不難理解,他們近日某些言論早與民意背道而馳,例如司法阻撓港珠澳大橋興建,以及為居港外傭爭取永久居留權等,肯定會流失大量中產者的票,是意料中事。加上泛民派更有若干激進分子,喜用身體語言表達不滿,然而香港不是台灣,不習慣「議會暴力」的作風,對激烈抗爭的胡鬧行為,不為講求安居樂業的港人所接受。
無疑,建制派較諸泛民派擁有更佳的財力、更強的組織力,卻不足以有證有據說選舉是背後由北京操控。畢竟選民也有自由意志,說他們受人操控云云,更是對選民的投票選擇的侮辱。這種失敗論調的心態,可見諸於《伊索寓言》中那個《狐狸與葡萄》的故事,說的是狐狸本想得到樹上已熟透了的葡萄,可是它跳得不夠高,因而表示反正這葡萄是酸的,於是便心安理得地走開。
伊索這篇寓言的寓意,顯然是諷刺失敗者找藉口以求心理平衡,這或者對個人來說,可起到自我保護作用,例如政治明星在選舉中輸給了無政治經驗的黃毛小子,也許只能說他不希罕來開解自己了。魯迅則用「阿Q」或「精神勝利法」來形容這種效應,當年魯迅塑造阿Q這個人物,是要批判國人喜歡「以醜驕人」,不僅不肯正視自己的劣根性,甚至以此為榮。當然,因失敗而出現心理毛病,未嘗不可勸喻這是「退一步海闊天空」,但政黨若有此效應,則其前途,可以休矣!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