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0/2014
霧霾中的北京馬拉松
連續好幾天,我都默默地諗著:「張家口的風快點來,張家口的風快點來。」直到周日(19日)跑馬拉松那天。早上5點30分,鬧鐘準時響起,我看了看窗外,天只是亮了一大半,但已足夠清楚讓我看到……除了厚重的白色霧霾以外幾乎甚麼也沒有的「仙境」。張家口的風沒有吹來北京,霧霾比前一晚更嚴重了。我掙扎了好一會兒,又猶豫了好一會兒,終於爬了起來,決定去參加我的第一個馬拉松。
北京馬拉松在霧霾中起跑 (經濟通駐京記者黃燕明攝)
事實印證了一句話:「希望愈大失望愈大。」北京馬拉松在重度霧霾中起跑了。如果不是北京最近出現了幾天藍天,也許我不會對北馬有這麼大的期待。在北馬的前一天,我的確看到了天氣預告中的輕度霧霾。不幸的是,北馬當天霧霾爆表了!我打開手機app,北京不同區域地方的空氣監測點均顯示紅色警告字:危險,有毒害。我從來不知道,跑步可以和這麼多的危險掛上等號。
戴口罩的朝聖之旅
參加者拉起了標語(經濟通駐京記者黃燕明攝)
面對重度霧霾來襲,我站在長安街上遙望天安門和國家博物院,再一次確認這鬼天氣絕對不適合跑馬拉松,但實在不想放棄。北京馬拉松從報名開始就不容易,需要提前三個月預報名,今年北馬首次採用了搖號的方式確定半程參賽資格,中籤率只有14.2%,要知道,在北京買房(自住房)和買車搖號的中籤率就是在1.4%左右。如此得來不易的參賽資格,哪能說不跑就不跑。有朋友選擇了棄賽,而我則選擇了口罩。
北京馬拉松的起點設在天安門廣場的東南角,我走了整整11分鐘才到達起點線,不畏霧霾參加馬拉的勇者還是很多的。槍聲響起,參賽者迎著灰濛濛的霧霾開始跑動,輕快地在長安街上奔跑。十里長安街是北京的一道風景,單向7條行車線,平時車來車往,也是北京堵車最嚴重一條街,不是舉行馬拉松的話根本不可能走在上面。如果不是空氣太差的話,跑在上面真的特別愉快。
參加者迎著灰濛濛的霧霾跑過天安門(經濟通駐京記者黃燕明攝)
馬拉松少不了行為藝術。不少參加者穿著奇裝異服、帶著口罩、舉著橫額跑著。我帶著口罩吃力地邊走邊跑。身後一群人快速地從我的左手邊跑過,是一個帶著防毒面具的人。我相信這樣的天氣下帶防毒面具不是為了引人注目,而是真有實際的需要。不一會,又有一個打扮成孫悟空「猴哥」的人跑過,同樣吸引了攝記追逐,還有好幾個戴著豬八戒面具的人。這些《西遊記》參賽者的打扮響應了網上一個經典的霧霾笑話:「留在北京是去西天最快的地方。」
帶著豬八戒面具的參加者提醒我「留在北京是去西天最快的地方。」(經濟通駐京記者黃燕明攝)
北京馬拉松才開始了一個多小時,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段調侃話:「為了應對將於17-20日在京津冀地區出現的霧霾天氣,迎接10月20日召開的中共十八大四中全會,體育局於今日上午組織三萬餘名身強體健的志願者上街吸霾。主辦方表示,吸霾行動將採用世界上最先進的跑動吸霾方式,且多數志願者會連續跑動超過42公里。北京市民有望提前一日見到藍天,讓我們向無私的志願者致敬!」不知是不是「志願者」的功勞,上午幾乎爆表的pm2.5下午降至300多,降幅超過100以上,真讓人哭笑不得。
寬闊的長安大街是北京的風景(經濟通駐京記者黃燕明攝)
最後我還是無奈地放棄了,沒有跑完21公里的半程馬拉松,讀過太多「過量吸入pm2.5對身體有害」的文章讓我卻步,跑了6公里後有點頭昏,喉嚨愈來愈不舒服,上了收容車抵達終點。儘管這樣,我仍然覺得自己已好好地為人民「服霧」了一回。那天晚上,我看著帶了一個上午的口罩明顯變黑,不禁矚目驚心。
藍天下盡情奔跑不該是奢望
重霧霾的天氣不適合跑馬拉松(經濟通駐京記者黃燕明攝)
2014年的北京馬拉松是值得記錄的一天,長跑愛好者面臨「十面霾伏」是多麼的失落和壓抑。前天(20日),國務院又發布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意見,全民健身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要超過5萬億元。全民健身發展體育產業,器材、專業人材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清新的空氣,不然,再多的投資和規劃也沒有用。中國要發展體育沒有想像中複雜,也許很簡單,只需要還給人們一個清澈沒有有霧霾的蔚藍天空。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