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2014
培育人才 須兼顧才、學、德
有些話,我說出來,大家未必聽得入耳,如果由偉大人物說呢,效果便不同了。
被譽為當代學術大師的南懷瑾,在世時寫了一段發人深省的話:
「我有時不大喜歡讀書太過用功的學生,這也許是我的不對。但我看到很多功課好的學生,戴了深度的近視眼鏡,除了讀書之外,一無是處。
據我的發現是如此,也是我幾十年的經驗所知,至於對或不對,我還不敢下定論。可是社會上有才具的人、能幹的人、將來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並不一定在學校裏就是書讀得很好的人。所以功課好的學生,並不一定將來到社會上做事會有偉大的成就。
前天在某大學考一個研究生,拿碩士學位。很慚愧,我作為指導老師,還好最後以八十五分的高分通過了。這個孩子書讀得非常好,但是我看他做事,一點也不行,連一個車子都叫不好。
書讀得好的,一定能救國嗎?能救國、救世的人,不一定書讀得好。假定一個人書讀得好、學問好、才具好、品德也好那才叫做文質彬彬,算是一個人才。所以常勸家長們不要把子弟培養成書呆子,書呆子者,無用之代名詞也。
試看清代中葉以來,中西文化交流以後,有幾個第一名的狀元是對國家有貢獻的?再查查看歷史上,又有幾個第一名的狀元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
宋朝有一個文天祥,唐朝有一個進士出身的郭子儀。只有一兩個比較有名而已。近幾十年大學第一名畢業的有多少人?對社會貢獻在哪裏?對國家貢獻在哪裏?
一個人知識雖高,但才具不一定相當;而才具又不一定與品德相當。才具、學識、品德三者要兼備,不但學校教育要注意,家庭教育也要對此多加注意。」
對子女的教育要怎樣呢?
「千萬不要『兒女都是自己的好』,對自己的兒女也要看情形,『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教育後代,只是希望他很努力、很平安的活下去,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分子,這是最基本的要點,並不希望他有特殊的地方。」
只有洞悉世情、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人才說得出做得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