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9/2014
金融中心地位不容有失
二零零八年特區紅籌上市公司中信泰富涉嫌因投資澳元累計期權遭受巨大虧損,令市場一時人心惶恐。當時證監會正在了解事情之際,中信泰富領導層高調澄清絕無虧損情況。及後最終證實中信泰富虧損幾近公司一半資產,問題便出現在這裏:究竟中信泰富領導層有否隱瞞事實導致投資者蒙受損失、市場公信力盡喪?
過去六年,我在立法會多次提出質詢,要求證監會盡早澄清調查結果,直至上星期,證監會才宣佈對中信泰富前董事局成員展開涉及市場失當行為之民事索償。何謂「市場失當」?法律上並沒有清晰的界定,但肯定包括披露導致市場波動之「虛假或誤導性的資料」。此違法行為涵蓋不但包括在《證劵條例》下作出行為的當事人,更包括「同意或縱容市場失當行為」的公司高級人員。明顯地,證監會最近所採取的行動是針對二零零八年中信泰富高層公開發佈否認投資遭遇重大失利的錯誤訊息。問題是,為何拖延至今才採取行動?
眾所周知,中信泰富之董事局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乃政經名人榮智健。他不但持續在美國福布斯 (Forbes) 雜誌之全球首富名人榜中榜上有名,更於一九八八年被委任為全國政協委員,在中國內地多間大學及美國史丹福大學設立教育基金,並獲得天津大學頒授名譽教授。證監會需調查如此地位顯赫的人固然要極度小心,但亦因如此,調查更應仔細快捷。原因是任何這類高調的民事或刑事市場調查,其重要性不只局限於最後的結果,而是能否在短時間內向國際投資者證明特區監管制度有足夠能力盡快處理任何令人質疑之市場失當行為。
特區乃國際金融中心,因此維持公正市場秩序猶為重要。中信泰富領導層不多不少帶有政治背景,出現了違規行為,外界揣測調查被拖延會否涉及政治因素是很自然的事。這等猜疑對特區的市場公正性和透明度實可帶來重大破壞。市場信心是脆弱的,一經被質疑,可能需要一段頗長時間才可重新樹立。調查出現延誤對被調查者也不公平。無論他們最終能否被還以清白,或是被檢控,六年的心理煎熬實在也太長了。這次證監會的表現雖說最終也能有所交代,但這調查過程本身卻也動搖了國際投資者對特區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信心。這可能比把違規者繩之於法更為重要!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