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3/03/2021

【疫後新常態】全港8成中小學爭資助?學校推BYOD,一人一機方便網課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Text: 吳昕 Photo: 由作者提供

  一場新冠肺炎不僅顛覆不同行業企業的營運模式,就連中小學的教學既定模式也起了變化。隨著第四波疫情反覆,對著螢幕進行視像課堂,再度成為教師與學生的生活日常;經歷過一波又一波疫情,停課停學再復課,我們都不禁想,學生可以像大企業般study from home嗎?又或,疫情後,學生怎樣可以利用科技的方便增加學習效率?

 

學校快人一步!疫前推行電子學習

 

  網上學習實行初期,學界普遍反映不少軟硬件問題,令師生無所適從;惟一直有推行電子學習的學校則因利成便,於疫情期間,教師與學生已有平板電腦在手,比其他學校更早適應疫後新常態。

 

(圖片由作者提供)

 

  回看這條「電子學習路」,東涌天主教學校早於 2018 年開始逐級推行自攜裝置計劃 (BYOD - bring your own device),中學部校長林志江坦言,推動 BYOD 的初衷只是為了實行活動電子教學。「這顯然不是一個為了準備疫情的刻意安排,但造就了一個實時教學的基礎,當老師們都用慣了平板,在家中 work from home已有現成工具。」

 

林志江校長(圖片由作者提供)

 

疫下申請資助人數大增

 

  2018年起關愛基金推行援助計劃,資助低收入家庭學生購買流動電腦裝置,開放予實行電子教學的資助學校參加,目前全港約1,000間中小學當中,已有800所學校遞交申請;去年因為疫情關係,申請數字更比過往兩個學年大幅上升,預計2020 / 21學年的受惠學生人數將多達10萬人。來自全津、綜援家庭或合資格的學生只須申請並通過資產審查,即可獲得全數或半數減免,購買平板電腦作學習用途。

 

  校方為學生決定選用裝置時當然很多考量,如價格、應用廣泛性、技術支援以至整體的耐用程度等。林校長表示:「學校位於公屋區,九成同學都是原區居民。考慮BYOD的選擇時,都有想過PC手提電腦,但PC比較貴,平均價格需要五、六千元。而且裝置的方便程度和效能也是考量之一。我們與老師、IT部門以至家長教師會商討過,了解不同系統的利弊之後,大家都一致決定使用iPad。 」

 

東涌天主教學校(中學部)同學與老師進行網上課堂中。(圖片由作者提供)

東涌天主教學校是「一條龍」學校,小學部亦同樣逐級推行自攜裝置計劃。小四中文課實況可見,老師與同學們都習慣使用平板電腦和配件進行課堂練習。(圖片由作者提供)

小學部同使用平板電腦和配件,配合課程的教育應用程式作默書、選擇題,老師即時核對答案,學習體驗來得更深刻有趣。(圖片由作者提供)

 

選擇裝置看實用性

 

  廣視而言,Apple生態系統的特點亦免卻了不少技術問題:透過Apple的教學應用系統Apple School Manager(ASM)可一次過實行「帳戶」、「裝置」及「內容」三方面的管理。每位師生都擁有一個教學專用的Apple ID,免費享用200GB的雲端硬碟,足夠完整儲存整部 iPad 的備份、所有應用程式以至同學的功課。負責IT的老師吳雅麟表示:「例如我們可一次過為全校數百部iPad 安裝不同的Apps,甚至分發作業、課文或回條,都可在網上瀏覽器使用Apple School Manager直接操作。只要有Wi-Fi,學生便可收到學校透過流動網絡裝置管理(MDM) 所發出的指令。」

 

Apple School Manager集中管理裝置無難度。配合MDM(Mobile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使用,只需要有Wi-Fi,學生便可收到校方發出的指令。(圖片由作者提供)

 

  傳統就是老師在黑板上寫字、同學演說分享,互動性不強;選用iPad和Apple Pencil,老師儼如將黑板放在手上,行到邊寫到邊,同學們做 presentation亦非常容易,如此看來,互動性加強不少。關愛基金的資助還包括配件購買,價格剛好配搭到一枝Apple Pencil,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應用程式上可靈活使用,大大增強學習的深刻性。

 

實時網上直播打破地域界限

 

  2020年年初,學界開始停課,校方與大家一樣摸著石頭過河;然而盤點每個班別、 每位學生所遇到的障礙以後,發現最大問題並非只來自裝置,還有學習環境的配套。副校長林錫榮表示:「因為沒有買 iPad 的同學可以跟學校借用,上不了網才是問題。原來不是所有學生家中都有網絡,我們要透過一些服務團體去為這些同學申請網絡數據卡。也有家庭環境真的不適合上網課,我們也開放了校園電腦室給同學回校上課。」此外,校內有部分同學是跨境學生,他們透過網絡上課,聽上去順理成章,然而「學校用Google Meet,內地使用可能有困難。」於是校方為他們找到一跨境的網絡數據卡,問題始得以解決。

 

  當疫情再度來襲,校方早已部署好計劃,讓老師和學生在行政上毋須大量工作亦可靈活應變。例如當面授課堂恢復,跨境學童卻回不到學校上課,可以怎樣?「我們會在課堂上架好一部 iPad 作實時網上直播,收音方面也作了一番功夫去準備,好讓他們能夠參與課堂,總比翻看課堂錄影來得更好。」過往教育局針對疫情作出的授課建議,主要是完全停課、部分年級回校上課,及指定年級在家上網課等幾個方向的變奏,林校長表示:「我們有了一個已習慣的上課模式,學生和老師都懂得如何面對,相信很多學校都已經有充份的部署,這就是所謂的教學新常態。」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