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1/2014
艱苦等於輸在起跑線?
上月假期前,有一社工團體做了一個調查,發現80%受訪問的綜援戶中家中沒有書桌供子女溫習功課,43%家長不能讓子女邀朋友到家中遊玩,53%在過去三年,未有安排子女外遊。
部分家長對子女過分溺愛,令孩子缺乏自發的努力和毅力。
團體怕這些家庭的子女心靈受損,學習受到影響,輸在起跑線,所以建議政府要對他們多作資助云云。朋友圈中,大家對此等訴求無不嘖嘖稱奇,認為此團體是「好心做壞事」的典型,害了這群兒童。朋友有這些反應毫不稀奇,他們現多是社會的棟樑,但幼時家中都鮮有自己書桌,更遑論有機會外遊。
我第一次「外遊」,是中學畢業後到美國留學那一趟,因為沒有錢買機票與寒衣,所以做了兩個月推銷員,又向大新銀行低息借了數千元(大新當時有這樣的留學機票貸款,功德無量)。要我們這輩人認同書桌、外遊、家中大至可邀人回來玩樂是成功的條件,我相信十分困難。
相互比較易生自卑感
認同該團體意見的人士大概會對上述批評嗤之以鼻,他們會指出,時代不同了,從前被視作奢侈品的,今天已變成必需品,別的孩子能享有的優越條件,可使他們在激烈競爭中跑先一步,對沒有這些條件的孩子不公。
這種說法不能說沒有道理,「人有我冇」往往使人難以接受。從前絕大多數學童並無「外遊」的機會,既然如此,身邊朋友都屬「大家都冇」,反而大家都身心安泰,不用眼紅別人。但現在社會進步了,更多的人從無變到有,若自己仍屬甚麼都沒有的一群,感受會特別深。在大學時我讀的政治學課本中,有本Ted R.Gurr所寫的經典名著《人為何作反》(Why Men Rebel),內中便反覆論述一個概念,「相對剝奪」(relative deprivation),大家一齊窮問題不大,但若與別人有差異,相對別人感覺自己有東西被剝奪了,容易產生不滿與反抗之心。「人比人,比死人」,仍是很多人的心魔。
堅毅努力才是成功之道
但這些贊成增加對綜援戶學童津貼的,依然犯上幾個錯誤。首先,他們往往假設了現在的貧窮孩子比起以前的,被「相對剝奪」得更多。現在的學童只要生在窮人家庭,輸在起跑線,便一生吃虧。此類看法大大美化了過去的實況。在我的年代,好些同學便要擔心能否有中學讀,大學更是奢望,當時能讀大學的,只佔人口幾個百分點,大家哪有這麼多機會在社會階梯中晉升?今天的,比從前是幸福多了。
第二,他們似乎把起跑線的位置搞錯了。家中有電腦,暑假有外遊,平時有補習,周末可學彈琴、跳舞等等,真的便推前了起跑線嗎?我在大學負責收生多年,我不會認為這些因素毫無用處,但卻敢說,它們對學業或未來的事業,影響極為輕微。很多家長把太多精力放在這些項目之上,反而容易忽略了重要千萬倍的要素:自發性的努力、毅力,獨立思考與自由思考的空間。我幾十年所見,學業、事業真正有成的,多數不會是有錢仔有錢女,而是能吃苦,知道不咬緊牙拼下去便前無去路的人。至於甚麼書枱、外遊等,更是無關痛癢的因素。怕同學輕視嗎?這反而是父母的問題,他們不懂得把別人的輕視轉化為孩子努力的動力。
第三,要政府增加津貼,也在傳達著另一個信息,自己競爭不過別人,卻把注意力放在「攤大手板」,要人幫助之上,而不努力尋找自己有何不足,這種心態,對成功毫無好處。在「國際學能測試」(PISA)中,曾有人同時研究中國的學童,包括住在窮鄉僻壤的學童,而不單止是上海此類大都會的學童,希望知道為甚麼他們在學能上表現得這麼好。其中一項結果很值得注意,中國的學童十分相信通過自身的努力能為他們的未來帶來成功。我深信自身的努力才是成功的核心條件,上述的社工團體把重點放在學童受到甚麼「剝奪」之上,是本末倒置了,不利港人競爭力的進步。
轉載自晴報
【你點睇】港鐵失倫敦伊利沙伯線專營權,你認為「國際化」遇挫的港鐵應否將重心轉移回本地?►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