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2/01/2014

《施政報告》與財政壓力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雷鼎鳴

    雷鼎鳴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前系主任及榮休教授

    雷鳴天下

    本欄逢周五更新

  特首《施政報告》最引起爭議的部分可能是它193節提到的「需要大量新增的經常性開支」。第194節雖提到要控制開支,增加收入,但我估計《施政報告》的撰寫人(通常由中央政策組執筆)仍未充分了解香港政府財政收支的形勢。香港的問題是,現在雖有頗大的儲備,短期內每年也很可能仍有盈餘,但開支的增幅,遠遠跑贏收入及GDP的上升速度。沒錯,將來收入仍會增加,但可惜開支上升得更急,香港用盡儲備走進欠下巨債的日子的確不是遙不可及。

 

人口老化令本港財政備受壓力。

 

人口老化 加速開支消耗

 

  有三個理由使我對將來不敢樂觀,除非政府認清局面,肯下定決心扭轉形勢,則又當別論。第一,過去十多年,人口尚未真正老化,但來自免費午餐派的政治壓力早已把開支大幅推高。我在本欄中曾引用過政府發表的數據,從1997至2013年的財政年度,政府開支總共增加了126.4%,但收入只增加54.7%,GDP則增加56.7%。有人認為若起點不用1997年,改用其他的年份,形勢或許會好一點。但這只是盲目的樂觀。香港的問題是開支與收入脫節,收入與GDP的比重則維持得較為健康,而在回歸的頭十年,開支與GDP的比重亦尚算穩定,不過,在2007年左右開始,開支的上升便幾乎勢不可當,我們若用2007年而不是1997年作起點,形勢更壞,從此年度開始至2013年度,開支增加了幾近86%,但GDP只上升了28.5%,收入的增幅也與後者相若。開支與收入的曲線劃在一起,形狀有如鯊魚口,這個口張得愈來愈大。由此可見,民粹政治帶來的壓力,對公共理財的破壞如何巨大。

 

  第二,未來三十年才是香港真正步入老化的時期。65歲或以上的人口在三十年內會等於現時2.5倍以上。由此而新增的公共開支壓力只增不減,若現在用錢便已從寬,將來局面,稍動動腦筋也可知曉。那些寄望政府搞全民退休保障的人,等於叫政府早日破產。對於我等行將就木之人,政府要送錢給我,我很難嚴拒,但30年後政府破產需要廢除此制度或向年輕人大幅加稅時,我已不知是否尚在人世,但現在的壯年、青年、少年、兒童到時便要替政府背上巨債了。這都是「有數得計」,絕無虛言。

 

空有儲備 並未善加運用

 

  第三,綜觀人口比香港更早老化的國家,如日本及歐盟,其收支模式都有迹可尋。首先是收入與GDP的增幅大致相若,反映各國都視增加稅率為政治自殺,不敢行之。其次是開支增幅遠勝GDP增幅,情況幾乎完全一樣。福利開支壓力巨大,絕非偶然。但這些國家現在都欠下巨債,香港又豈能獨善其身?

 

  一般人不易明白香港財政將來會步入困境,主要原因是看到香港政府仍有巨大的儲備與每年的盈餘。我三年前在拙著《幫香港算算帳》一書中亦有提到政府「坐擁萬億困愁城」。其實香港政府現在可動用的已有1.3萬億(七千億財政儲備及六千億基金結餘),財力比前更大,但為甚麼情況又比前悲觀呢?若果是懂得利用這1.3萬億,這的確可為香港的經濟社會帶來很大的好處,只要財政能平衡,經濟能增長,香港的確不需這麼多儲備。但現在的問題是消耗性的「經常性開支」愈增愈大,縱有金山銀礦也支持不了多久。福利開支是一種消費,錢用了便沒有了,不但如此,福利開支一增加,將來開口要錢的人只會更多。這與政府的一些投資性的開支性質截然不同,後者是有回報的,可促進經濟增長及提升政府收入,只要投資回報率不錯,此類開支有其道理。

 

  在政府開支中,比較有推動經濟潛力的是基建與教育,前者可增加有價值的土地資源,後者可儲備人才,二者都是香港經濟的命脈。《施政報告》中有不少宏圖大計,但政治阻力巨大。至於教育,著墨雖多,但銀碼似乎不足,成效有待觀望。

 

轉載自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我要回應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