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2023
保險仲有得做咩?招募人入行遭異議!專業拆解:從7分鐘步程路經5間便利店說起
筆者有天從中環威靈頓街走到港鐵站乘車回家,途中想買飲料,就在路上找便利店,而這七分鐘步程中筆者路經了五間便利店,當中有四間是「數字」牌的。
這觸發筆者想起早前與某朋友的對話,當年筆者很想招募對方,對方的回應是:「Brian 乜你覺得保險仲有得做咩,依家香港人邊有人未買保險,唔買嗰啲都唔buy,飽和到咁點做?」
筆者當日並無試圖說服對方,而他亦最後無入行,但事到如今,對比一下這七分鐘的經歷,筆者又有不同的體會。
圖片來源:Unsplash
1. 做生意的機會是留給「相信」商機的人
筆者不知道中環站跟香港站的人流吞吐量有多大,當中有多少人從哪個出口出入,當中有多少人有便利店的需要。憑依稀印象,中環和香港站地底地面再加站外五分鐘步程內的商場地舖,應該起碼有十間以上便利店,而大部分都是「數字牌」,貨品一樣,裝修一樣,基本上唯一差異就是收銀員,你可以因為這位哥哥今天態度不客氣,多走三分鐘幫襯另一間。
做便利店需要囤貨、租金、加盟費,開左一個競爭這麼大的環境,換著有人邀你這樣做你肯定會覺得發了瘋;但同時現實就是有很多人看好市場繼續衝進去,商業社會的現象很簡單,存在即合理,沒有人做蝕本生意,今天仍有十間便利店圍著中環,就證明市場有需要,肯開的人有錢賺。證明他們賭贏了。
很多前輩常常分享,如果有一門生意你能計算到穩賺,那憑甚麼你覺得是由你來,不是外面的人做?生意就是風險,有危就有機,你進入市場才知道有沒有商機。
2. AI 同網店會趕絕實體店
另一方面自從人工智能面世(AI),一些低技術工作很容易被淘汰,做銷售員也很快被淘汰,因為網店經營,演算法的加持,很快地面對面的銷售就興盛不再。
筆者又再用以上例子提出不同的見解。
這其實是定位問題,有些事情的本質是難以被取代,當日筆者需要即時立刻在最快速度找到飲料,這個「方便」和「時效性」是網店不能完成的,便利店的「便捷」與在家可以購物等待貨物上門的「便捷」並不相同,相互之間是處理生活上不同的事。
正如筆者身處的理財行業,很多客戶需要一位顧問去購買的原因是因為人可以「主動」及「積極」地跟進服務,你會有一天放心把個人資料和重要的付款資料全交給AI 去幫你購物嗎?你寧願當面找人幫你去做投保申請,把艱辛的資訊內容消化後轉達給你,讓你只做決定下單,而售後要理賠時又能幫你在院前院後打點一切嗎?至少今天的醫生護士都不是AI,他們也寧願與人溝通。
老實說筆者都不下一次撰文寫有很多看似簡單的工作AI 短時間之內不能取代的,希望這兩個小分享能幫助大家,在面對準招募的異議時能有辦法招架。
【你點睇】港鐵失倫敦伊利沙伯線專營權,你認為「國際化」遇挫的港鐵應否將重心轉移回本地?►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