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2024
並非人人適合投資
先看看一位網友在匯君4周年Live中的留言:
「多謝匯君拳拳到肉,真的很有收穫,反覆聽了幾次。聽到匯君講到一位網友擁有400幾萬元淨現金資產,在通脹風險以及未來不確定性之下根本不算甚麼,再回看自己的處境,實在不敢樂觀,不如繼續穩打穩紮工作儲錢。」
每當有人問到投資時,匯君很喜歡帶出一個重點,就是並非人人都投資了得,甚至乎說得絕一點,不少人都未必適合投資。面對充滿風險的未來,先看看自己在投資路上花了多少工夫,再細心思考到底投資是否適合自己。
John Bogle的著作《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談到美國投資基金多年來的成績,統計了355隻基金在1970年至2005年的表現,與標普500指數作比較,撇開跑輸大市、關門大吉、與大行差不多同步、靠運氣成分(例如靠較早期買入回報超高的股票拉高整體回報)的基金,只剩下3隻基金能持續做出跑贏大市的好成績。355隻基金經過35年的長跑,真正的勝利者就只有3隻,成功率為0.8%。
統計結果證明了跑贏大市的難度,不要忘記以上所討論的並不是一些隨機數字,這研究是針對美國這個資本主義市場的環境以及由專家操控的基金,可見單是跑贏大市亦極之困難。金融界中的專業人士,本身讀的書與投資相關,每天花數小時在市場中浮沉,結果亦得出如此成績,我們又該怎去衡量自己呢?
即使是金融界中的專業人士,也只有少數能跑贏大市。(iStock)
另一邊廂,做個打工仔,有份穩定工作,即使是最低工資的工作,至少薪金會追到通脹(因為若薪金不能追上通脹,該工作就無人做了)。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比起單靠投資回報,生活穩陣得多,這個道理不難明,但鮮有財經節目主持人會和你說這些。
財經KOL多會教所有人投資,不少人以為只要聽聽財經channel、只要想學投資,很容易便能有好的投資回報,生活無憂。然而,投資十分個人化,甚至乎某些人本質上並不適合投資,例如不理解投資的人、沒有下苦功的人、不能輸錢的人等,篇幅所限,有機會再詳述。有趣的是,這幾類人佔了大多數,代表大多數人其實都不適合投資。但回顧一下,坊間眾多討論財經的平台,我從來未有聽過財經KOL會叫大家別投資。
不少KOL想分享、想人進步,叫人跳出comfort zone、出來創業、學投資等。我不反對這個出發點,只不過現實歸現實,不少人留在comfort zone內發展確實是最適合的,這點值得大家深思。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