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2014
從臘腸滯銷說起
今年春節前臘腸、香腸的銷售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臘味本是年貨的一部分,民眾的收入還在增長,喜慶時節為甚麼臘腸突然賣不動了?
原來近年臘腸、香腸銷售中起碼兩成來自政府機關、公司,買回去當作福利分發給員工過年。反腐浪潮一浪高過一浪,公家採購年貨驟減,銷售自然受到影響。臘腸訂單消失了,對豬肉的需求也隨之下降,十年來第一次出現豬肉價格在春節前下降的情況。豬肉價格跌破豬糧比,養豬收益低過成本,豬農開始殺豬,同時H7N9消息浮上人們減少吃豬肉,供需進一步失衡。臘腸滯銷甚至成為CPI下挫的一個重要因素。
反腐敗導致購物卡市場出現戲劇性萎縮,送卡人、收卡人都大幅減少,公司採購員到了大賣場收銀處,還要觀察一下四周的動靜,生怕紀律檢查委員會的人在旁暗查。不少地方政府的車輛停在車庫不動了,因為沒有人進貢油卡了。
種種跡象表明,消費不景已經從高端奢侈品向低端必須品蔓延,因為中國零售銷售中有兩成直接或間接地與公費消費相關聯。反腐敗令官場和國企人人自危,公費購買力和由他人支付的公費購買力暴跌,甚至開始影響GDP增長,這個估計是反腐發起者始料不及的。
不反腐敗,中國早晚亡黨亡國。整頓吏治、清除腐敗,是新一輪改革的基石,是重建經濟活力、維繫社會穩定不可或缺的一環,是必要的、必須的。但是改革難免有陣痛,難免觸發利益。反腐敗導致公費消費踩刹車,觸發年貨滯銷、大賣場虧損,頗具中國特色。
不僅消費受影響,固定資產投資積極性也是近十年來罕見的疲弱。如今國企高管、地方高官,身陷反腐的盤查中,人人過關、人人自危,他們關心自己烏紗帽的程度大過投資擴張,何況考核機制出現變化,GDP指標不重要了,債務指標重要了。每年年初都是銀行信貸、地方投資的新周期,各路人馬過往紛紛搶閘而出,今年卻顯得比較淡靜,不少官員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觀望多行動少。
筆者估計,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長會進一步滑落至7.3%(同比),而這個數字還受惠於基數效應。用經濟學上更科學的環比折年率計算,目前的增長速度大約在6%左右,明顯低過市場的預期。
增長出現大幅回落,是不是意味著政府很快會推出刺激措施?未必。中國政府的增長標的是同比數字(7.3%),而且由於農曆新年因素,最快也要等三月數據出爐才能有定論。更重要的是,本屆政府願意為促進結構改革和經濟轉型而犧牲一點增長速度,刺激措施出台的門檻高過上屆政府。同時受到地方債的限制,此輪財政刺激措施的規模估計有限,而且應該是中央政府主導。
中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暫時似乎不大,畢竟工資仍在上升,消費並不十分弱(如果算上網購),但是臘腸滯銷的背後似乎是經濟活動的進一步放緩。
本文原載於經濟通,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