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20/03/2023

流動性短缺開始製造金融緊縮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陶冬

    陶冬

    持有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他對亞洲地區的經濟極有研究,尤其對中國經濟的見解更爲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等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陶博士過去於多家國際及知名的金融機構出任亞洲區經濟研究部及中國研究部主管,工作地點遍及中國、美國及日本,自1994年起獲派駐於香港任職。


    陶冬天下

    每周更新

  銀行業的流動性短缺,成為資本市場頭上的陰霾,衝擊了市場氣氛,亦可能改變聯儲的貨幣政策。大量儲蓄從中小銀行轉向大銀行,影響到中小銀行和區域銀行的流動性,美國幾大銀行聯手向小銀行提供流動性支持。從維持金融穩定角度看,聯儲在3月加息的可能性明顯下降,市場甚至預言它在下半年不得不大幅下調政策利率。如此期待下,美債走高,美股有升有跌,全球多數股市上周下挫。衰退擔憂令國際原油價格暴跌,美元匯率回落。中國人民銀行調降存款準備金率。

 

  期貨市場的價格隱含顯示,資金現在認定聯儲本周不加息5月和7月則各減25點,至年底政策利率下降100點到3.75%左右。近來金融市場發生了不少事情,流動性短缺和信用收縮使得聯儲的貨幣政策遭遇兩難情形。在維持物價穩定和支持就業兩大傳統任務之外,聯儲需要兼顧穩定金融。維持金融穩定、防範系統性風險的重要程度,在短期甚至高過了控制物價。

 

  這場市場動盪的始作俑者,是聯儲的極端加息行為。政策利率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上漲了接近500點,使得所有銀行的債券頭寸都面臨帳面虧損。銀行業務從本質上講,是吸收短期資金作出較長期的投資,因此普遍存在著年期錯配。當儲戶同一時間將資金移出,就產生出流動性短缺,並具有傳染性。

 

(istock)

 

  筆者認為FOMC會在3月21-22日上演「鷹派暫停」,也就是暫停加息一次,但是在會後聲明、點陣圖和鮑威爾的記者會上,就維持偏鷹的姿態,強調遏制通脹的政策目標還沒有達成,加息週期並沒有結束。這樣做既照顧到保持金融穩定的短期任務,又不改變控制通脹的長期目標。5月會議是加息還是減息,現在不好說,取決於金融環境能不能穩定下來了,工資增長有沒有回落跡象。

 

  市場對聯儲加息路徑的判斷,最近出現了大起大落。2月初期待Fed Pivot,下半年減息,2月中就認為今年減息無望,3月初估計聯儲再回50點加息,現在開始討論5月份就減息了。市場反應有時候過激,我們不應該全信,不過目前市場的邏輯是,金融不穩定導致銀行收縮借貸,經濟因此加速下滑。

 

  美國的政策利率已經接近或達到了中性水準,但是經濟卻面臨非典型的狀況,通脹高燒不退,就業市場熾熱,但是經濟已經出現下滑跡象,現在又經歷著金融穩定的問題,聯儲對此也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沒有既定路徑圖,根據金融環境、通脹數據和就業形勢而定,聯儲政策的不確定性,使得金融市場在把握政策利率節奏上也拿捏不定、左右搖擺。不確定性才是當下市場的合理描述。

 

  眼下需要特別留意的是金融收縮,不確定性面前銀行需要保留更多的現金,在放貸上自然更審慎。金融收縮勢必逐級滲透到實體經濟中,給實體經濟更大的壓力,甚至催生出全球衰退。這也是為什麼市場預計聯儲將很快轉入減息周期的原因。

 

  美國2月份CPI通脹錄得6%的同比增長,核心通脹5.5%,兩者都符合預期,但是下降幅度不夠大,並不是一份令貨幣當局滿意的通脹成績報告。物價的回落十分緩慢,服務業通脹還有回熱的風險,說明工資物價相互攀升的通道還沒有被切斷,距離2%的通脹政策目標仍有很長的距離要走。

 

  住房相關的上漲,佔到整體通脹的七成。租金環比上漲0.8%,成為拉動物價上漲的主動力,成為拉動物價預期和工資預期的主動力,成為一切通脹之母。不過聯儲經濟學家開始指向全國範圍內房價和租務的下跌,認為幾個月後住房相關的通脹可能下滑。

 

  不僅是租金,其他服務業價格上漲也仍未受控,交通服務價格更大幅攀升。食品服務業價格也兇猛上漲,折射著餐飲業人手短缺問題。這些都印證了鮑威爾在之前聽證會上對服務通脹的表述,也支援他需要進一步加息的判斷。

 

  然而,現在最大的挑戰是維護金融穩定,防範系統風險,所以筆者相信聯儲的利率政策需要暫時停一停,但是必須明白這是暫停,而不是政策轉向。長遠來看,就業市場是聯儲的聚焦點,其中工資增長尤為關鍵。

 

  本周的懸念是聯儲會不會繼續加息,還是暫停加息,還是減息。筆者認為聯儲會跳過3月份,不加息,直至金融穩定得到修復。關於其他央行,預計英國加息25點,瑞士加息50點。此外,歐元區PMI估計改善,英國通脹仍停留在雙位數。法國圍繞提高退休年齡而產生的政府危機也要留意。

 

  本周記闡述作者對經濟、政策與市場的理解、認識,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青少年自殺率上升,如何分辨求助訊號?社工分享陪伴的重要性► 即睇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