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5/2014

《人生最後一件大事》打破臨終醫療與死亡謬誤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馬靄媛

    馬靄媛

    曾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項目經理及中文新聞寫作課名譽講師;職業訓練局高級傳媒主任及編輯;《香港經濟日報》及《明報》首席記者,擅長撰寫專題及人物訪問,醉心文字世界,相信知識可豐富心靈、啟迪人生。著有《這個記者夠彆扭》人物訪問集及《愛是不能埋-謝婉雯傳》。 

    世界在讀什麼

    逢周三更新

  近年大眾對健康知識多了關注,對生死問題認真對待,愈早接受死亡的事實,才真正領略生命的價值。

 

書名:人生最後一件大事

作者:大津秀一

出版:天下文化(中文版)

 

  《人生最後一件大事》的作者大津秀一,是一名安寧緩和醫療醫師,有豐富的臨終治療經驗,見證逾千個臨終病人嚥下最後一口氣的真實情況。他過往的書都是圍繞死亡,如《死前會後悔的25件事》、《人生必修的十堂生死課》。他寫《人生最後一件大事》,讓讀者認識醫療情況,愈早學懂面對臨終時刻的境況,作出適當的判斷和抉擇,才會有尊嚴,優雅和從容地跟人生道別。

 

  《人生最後一件大事》一書,打破六個有關臨終與死亡的謬誤:

 

  1. 為癌症患者注射嗎啡,令他們舒服點,但也可能令他們提早死去?

 

  2. 病人臨嚥下最後一口氣前會呼喊愛人的名字後,氣絕身亡?

 

  3. 非自願的維生治療,若病者沒事先表達意願,是不會替他用上?

 

  4. 抗癌藥有兩極作用:延長病者性命,或帶給病人更大痛苦?

 

  5. 患癌者是最可憐的?

 

  6. 不認真的醫生最易犯錯,影響醫療體制?

 

  作者就嗎啡使用問題,釐清了一些謬誤。有些疼痛,嗎啡未必有用,還有其他醫療用麻醉藥,但使用嗎啡時在完全不改變患者意識下緩解疼痛,根本作用不是讓患者睡著,也不會加速患者死亡。

 

  有關癌病是否最可憐的說法,作者指出,長期卧床的病人其實更可憐,他們需以維生治療持續到死亡一刻。他分享自己替一個女病人管灌餵食注入營養以維持生命的成功例子,但另一病人卻因此承受更大痛苦。因此,病者事前確切表達本人是否接受治療的意願,是最安全的做法。而日本人平均壽命高居全球,長壽之國,也因對大多無法進食的患者進行營養補給,有關費用有賴保險,而現在日本保險制度快將崩潰。

 

  作者建議病者生前表達意願和想法,對中止呼吸或營養補給,哪些治療想做或不做,既可減低醫療費用,長遠來說對社會有益。種種情況,反映了長壽是否最寶貴?除了就個別個案思考討論,要尊重病者最終意願。

 

  作者建議,全體醫療界、病者和國民,都需進行意識改革,了解死亡,臨終期和醫療的正確資訊。書末他舉了一位60歲肺癌末期男病人臨終也幸福的個案,那是位非常用功的患者,熟悉和掌握自己的病情,在治癌時已時刻從醫護人員蒐集資料,用新藥物時會小心確認,經常思考沒有根治可能時的幾個方案:奮戰到底?盡一切維生治療?接受安寧療養?

 

  這病人正視死亡,抗癌治療令他身體受苦,他主動要求中止維生治療。病歷記錄了他最後的話:「謝謝,夠了,我決定睡了。」如所願他接受安寧緩和治療,三天後在沉睡中安詳離世。

 

  我們除了追求在世的歡愉,也別忘死亡的意義。書中的結語,豁達而又充滿「希望」:活著和變老也是快樂的,面對死亡,學著把它變成全新的體驗,並試圖接受時,也是快樂的,還能以幸福來表現。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港鐵失倫敦伊利沙伯線專營權,你認為「國際化」遇挫的港鐵應否將重心轉移回本地?►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