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1/2014
從馬年看中港台時局
一年將盡,送舊迎新,謹祝讀者在馬年事事亨通,策馬揚鞭,馬到功成。馬年談馬,「馬」這個字是象形字,繁體字的「馬」,上部三橫,像馬頸上的鬃毛,而下面四點,則是象徵馬的四條腿。它是一種草食性家畜,廣泛分布世界各地,原產於中亞草原,4000多年前就已被人類馴養。
在歷史上,馬的作用非凡,主要用於騎乘、拉車和載重,在戰爭、交通和勞動中使用,直至工業革命發明了蒸汽機,才能取代馬匹,到了今日,「馬力」仍是衡量機器功率的單位。至於中國人與馬的最大關係,不能不說馬鐙。
騎馬有兩大馬具,一是馬鞍,另一是馬鐙。馬鞍是為了方便騎馬人的舒適而設,其形狀有如一張圓形紙向兩邊彎曲,剛好置入馬背,讓騎者兩腿分插,估計是西方游牧民族約於公元前800年發明,但發明家是誰和發明過程如何,已無從可考。至於馬鐙,一般認為是中國人在東漢時發明。從馬年看中港台時局,馬鐙這馬具可以給人一點啟示。
所謂馬鐙,是一個平底環形物,用皮帶固定,懸掛於馬鞍兩邊,讓騎者放置雙腳,也可以輔助騎者上馬和下馬。有了馬鐙,騎者便會更容易在鞍上坐穩,以及控制馬匹,從而能夠解放雙手,在馬上做出各種動作。因此,馬鐙被一些歷史學家認為是創造和傳播現代文明的主要工具之一,其重要性可與車輪和印刷術媲美。
也有爭論指出,原始馬鐙的腳扣,是可以塞入大腳趾的環形物,較適合較炎熱氣候的赤腳人策騎,有可能在公元前5世紀在印度出現。但馬鐙是中國發明一說,則有實物可稽,因為早在1965年出土的中國遼寧省北票市馮素弗石槨墓,已發現有現存世界上最早的雙馬鐙實物,比歐洲出土早300年以上,而馮素弗是十六國時期北燕鮮卑化的漢人貴族,死於公元415年。另外,1973年在赤壁對岸的烏林,也出土了東漢晚期的銅馬鐙一件。
波斯人稱馬鐙是「中國鞋」,今日中國,習近平則宣揚「中國夢」,由「鞋」變「夢」,想起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雨大作》所寫的:「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作者在深夜風雨還夢見自己像是騎著披上鐵甲的戰馬,馳騁在北方冰封的原野,横掃千軍,這也許是習近平此刻的心境寫照。
相比之下,台灣早已沒有辛棄疾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的那種心情:「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是藉著頌揚南朝劉裕北伐的功業,寄寓抗擊金人、收復失地的心願,而今日台灣,光復大陸的心願已死,雖有馬鞍和馬鐙,恐怕已沒有了馬鞕,因為騎馬不帶馬鞕,便要向大陸拍馬屁了!
最需要馬鐙的,應該是香港。香港政改快要上馬,2017年普選在望,如今仍給人「兵荒馬亂」的「議而不決」之感。沒有馬鐙,猶如矮子騎大馬,上馬下馬都為難。今日香港,不少政改言論是冰凌上跑馬(站不住腳);也有些看法是懸崖不勒馬(死路一條);更有人是好馬遭鞭打(忍辱負重);也不乏有「偷馬賊掛佛珠」(假正經)。但尚幸香港一直是福地,香港人可不要「扛著口袋牽著馬」,有福不會享啊!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